1 / 1
小儿五脏功能发育还不完善,为什么心肝多有余呢?《育婴家秘》

心常有余”、“肝常有余”均来自明代万密的《育婴家秘》一书。“心常有余”是指小儿发育迅速、心火易动的生理特点。心为火脏,小儿初生,知觉未开,见闻易动,自我控制力差,易喜、易怒、易惊,所以传统儿科认为“小儿心常有余”,而不是指病理状态下的心火亢盛概念。但小儿“心常有余”常常反映在疾病过程中,心火亢盛,则津液干而病渴,神志乱而卧不安,所以多见抽搐、惊厥、神昏等症状。

“肝常有余”是指小儿生长旺盛、易动肝风的生理特点,也就是肝气偏盛,而不是指小儿“肝阳亢盛”的病理概念。小儿生长旺盛,发育迅速,脏腑经络柔嫩,精气未充,则肝阳易旺,易动肝风。病理状态下则容易出现壮热抽搐,甚至角弓反张、昏迷等证。古代医家所说的“肝常有余”,就是对小儿易动肝风这一特点的总结。
小儿心肝多有余,正是小儿脏腑功能发育不成熟的表现,病理状态下会更容易引动心火肝风。特别是当肝风心火二者交相煽动,火热炽盛,真阴内亏,筋脉失养,往往一发病就表现壮热,惊搐、昏迷,甚则角弓反张等症。

正因为小儿“心肝多有余”,所以推拿中心经、肝经以清为主。当孩子出现烦躁、口舌生疮、小便黄、内热大的时候可以用清心经。如果孩子眼屎多,目赤肿痛,脾气急躁易怒,惊风抽搐等就可以清肝经。如果孩子出现心肝火旺的症状,也可以用心肝同清之法。一般孩子心火旺往往肝火也旺,肝火旺心火也旺,心肝同清就可以做到相互兼顾。

如果孩子心气不足或肝血虚,可以用补法,但补后必须加清法,这时手法要求补多清少。肝经不补可以通过补肾经代替,称滋肾养肝法。心经不补可以通过补脾经代替,也可做到健脾益心。

以上为轩祖派小儿推拿袁轩老师实践经验总结,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