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消法与下法应用-小儿伤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何通过穴位调理伤食?

人的消化系统都有一套自我保护功能,这种保护功能打个形象比喻吧,就类似人体的自我检测系统。比如你吃了不好的包子,胃的检测系统发现了,包子皮挺好的,但馅里夹杂着病猪肉,有很多毒素,不能再消化了,再消化主人就会病的,于是就让你产生恶心感,能吐就吐出来。如果胃的检测系统没发现,送到小肠了,小肠的检测系统发现了,食物里面有营养也有毒素,小肠怕把毒素吸收进来,连营养也不敢吸收了,就赶紧往大肠送。排泄物送到大肠后,大肠检测系统发现不对劲,之前下来的东西没这么多营养,再仔细检测里面还有很多毒素,于是水分也不敢吸收了,就赶紧往外排,所以腹泻的人上厕所就特别着急。这是吃了坏东西人体胃肠的反应。

再讲一下吃多了对胃肠的反应。现在有的家长怕孩子不长个,就使劲让孩子吃,尤其是姥姥奶奶带孩子的,经历过挨饿年,现在条件好了,孩子要就给吃吧,可别亏着孩子啦!比如孩子早晨七八点钟刚吃完饭,九十点钟领到街上看到麦当劳了,孩子要,家长领进去吃了一顿。中午该吃饭照样吃饭。下午一两点钟,孩子又要肯德基,又吃了一顿。这样吃的后果是食物重叠了。在正常情况下干稀混合食物在胃内停留4-5个小时才能排干净,上顿的食物没有排干净,新的食物又下来了,与上顿的混合到一起,还得四五个小时才能排出去,这样就出现恶性循环,结果孩子早晨吃的食物到晚上胃里还有。咱们知道夏天如果早晨做的饭没吃,到晚上就馊了。人的体温37度,这么高的温度,到了晚上胃里残留物就变质了,馊了,就发酵冒泡,所以就感觉胃胀恶心,打的嗝也酸不拉唧的,这时呕吐就是伤食吐。胃里的陈旧食物进入肠道后,也会继续发酵变质,就出现了肚子鼓排气多便酸的情况,这就是伤食泻。积食停留于胃肠,胃不和则卧不安,会导致孩子夜睡哭闹,这就是伤食啼。积滞久了就会生热,出现食积发热。脾伤生痰上贮于肺或邪热上熏于肺,又会导致食积咳嗽。积滞日久不消,伤及脾运,就会出现疳证。所以积食的问题不及时解决,会发展成很多病症。中医讲“六腑实而不满,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就是说六腑里面虽然是水谷充实,但不能装的太满了,需要通降,满了就堵了,不能通降了。明代医书《万密斋》就有“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意思是说要确保小儿平安健康,就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虽然这是古代育儿方法,但现在依然适用。

吃了不好的东西,只要不太严重,穴位就可以搞定。坏东西在胃用吐法,在肠道用下法,排出去就好了。另外还可以推拿健脾胃的穴位,能让脾胃功能恢复的更快些。食积的问题,不用消法,单独用下法就不好用了。首先让积食消散了,才能排出去。消食积典型的穴位有四横纹、板门、内八卦、足三里、捏脊等。积食消散开了,但还在体内,没有排出去,所以消法需结合下法,才能标本兼治。推拿上肢部穴位时,可以先推消积的穴位,再推助排便的穴位,这样做效果会更好。如果积滞没有消散,先用了下法,就做了无用功,理论上效果就会打折扣。

以上为轩祖派小儿推拿袁轩老师实践经验总结,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