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小儿感冒之”燥邪感冒“的证候表现、病理分析及配穴思路是什么?

1.证候表现为:以鼻干口干咽干,皮肤干燥为特证。温燥主要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头微痛,口渴,心烦,目痒,干咳不爽,少痰,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指纹浮,多见于初秋。凉燥主要表现为发热轻,恶寒较重,头痛无汗,咳嗽少痰,口唇干燥,不渴,皮肤干燥,舌淡红,苔薄白,少津,脉浮,指纹浮,多见于深秋。
 2.病理分析。燥为秋季主气。以其天气不断敛肃,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濡润,因而出现秋凉而经急干燥的气候。燥邪为六淫之一,为干涩之病邪,故外感燥邪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病变,可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主气而司呼吸,与外界大气相通,肺又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伤损肺津,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咳,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症。燥邪为病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温热结合而侵犯人体,则多见温热病证;深秋又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邪结合侵犯人体,故有时也有凉燥病证。
3.辩证思路。本证病因在于燥邪外侵,治以解表散邪,穴位如外感四大手法、肩井、风府、风门、黄蜂出洞;病位在肺,治以宣肺清燥,穴位如肺经、肺俞;病性为燥证,滋阴润燥,穴位如二马、血海、天河水,其中温燥加内劳宫、水底捞月、天柱骨,凉燥加外劳宫、三关、一窝风;病势为实证,治以发汗泻实,穴位如二扇门、小天心、风池。

【注:以上是轩祖派小儿推拿袁轩老师实践经验总结,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