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8840052749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共享加盟 儿童专项 成人专项 袁轩讲座 案例展示 轩祖学派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最新公告:
轩祖鼻腺科采用四联综合调理方案:特定儿推+药浴+药敷+压豆,解决儿童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及鼻炎鼻窦炎鼻甲问题,中医鼻腺调理新突破,疗效显著不易反弹,绿色康养方案!
联系我们更多>>
18840052749
地址:沈阳和平区文化路39号南湖科技大厦309
电话:18840052749
传真:暂无
邮箱:2197393823@qq.com

轩祖学派

第七章 四诊论-《医道医德》-望闻问切全面解读-四诊合参 辩证用方

发布时间:2020/07/28
第七章 四诊论-《医道医德》-望闻问切全面解读-四诊合参 辩证用方

袁轩:中医四诊是指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四诊法”,即:望、闻、问、切。这四种诊法至今依然普遍使用,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当时扁鹊把“四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之后《难经》表述为:“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古今医统》出现四字联称:“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炎农:老师,我是做历史研究工作的。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史记》中曾描述扁鹊给蔡恒公治病,蔡恒公生于公元前400年左右,又医治过虢国太子,但历史上最后一个虢国在公元前655年被晋国灭亡了。这前后相差了200多年的时间,与扁鹊存在的年代明显不符,扁鹊是否真实存在?

袁轩:扁鹊确有其人。扁鹊是战国时著名医学家,本名秦缓,又因“家于卢国”,又有卢医之称。由于他的医术高超,并且游走四方,被认为是神医,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中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意思是他就像喜鹊一样,飞到哪里就能给当地带来福音。至于时间的谬误确实不合理,古人为《史记》作注解时就表示出怀疑。不过直到春秋时期,还保留着灭国不灭祭祀传统,虢国的贵族也许在某种情况下又获得了一些封地并且以虢国命名。就像中国的两个县市如兴国、宁国一样,如果不知道地名还以为是国家哪!因为后来的战乱和秦始皇焚书,造成很多先秦时期的历史被湮灭,所以越久远就越难知道真相了。而司马迁所处的年代与扁鹊相距只有200多年的时间,有可能对于这种平常事疏忽备注,所以就造成后世无法考证。从《史记》的严谨性来讲不应该出现这种明显的年代错误。

伊安:老师,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扁鹊行医的故事?

袁轩:请岳忠同学为大家讲一下。

岳忠:我先给大家讲一下扁鹊三兄弟的故事。魏文王曾经向扁鹊求助,他说:“你们家的三兄弟都擅长医术,那么谁的医术最为高明呢?”扁鹊回答说:“大哥的医术最好,二哥的医术稍微差一点,而我的医术最差。”魏文王感到困惑:“请你再说明白一点。”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人发病以前,这时候病人都不知道自己有病,大哥下药就把病情扼杀在萌芽中,即使他的医术不被世人所理解,但在我们家,都认为他的医术很高明;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情刚刚显现的时候,这个时候病人的病情还不是很严重,病人也没有什么痛苦,二哥一剂药下去就可以药到病除,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而我治病,是在病情已经很严重的时候,病人已经受到了很多的心痛的折磨。所以他们看到我用针放血,或用毒药以毒攻毒,或者动大手术,让病情很快痊愈。所以病人都认为我的医术非常高明,只有我闻名天下。”魏文王恍然大悟。

伊安:扁鹊在那个年代就已经主张未病先防了。

岳忠:《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扁鹊用脉诊法治疗晋国卿相赵简子的病。赵简子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扁鹊给赵简子号脉后说:“病人的身体没有问题,他现在虽然昏迷不醒,但脉搏跳动很正常,你们不用大惊小怪,不出三日他一定能够醒过来。”两天半过后,赵简子果然醒来,证实扁鹊号脉的准确,他通过脉象可以断定一个人的身体状况。由此司马迁赞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伊安:扁鹊号脉在当时是最厉害的。

岳忠: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扁鹊来到蔡国,蔡桓公知道扁鹊的名气很大。于是打算宴请扁鹊,扁鹊见到蔡桓公说:“大王你有病,虽然不是很严重,但不治疗的话会加重。”蔡桓公不仅不相信,还很不高兴。十天之后,扁鹊再次去见了蔡桓公。见到蔡桓公时说:“大王你的病已经到了血脉,再不治疗的话会加深。”蔡桓公更加不信,而且还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左右,扁鹊见到蔡桓公说:“病情已经到了肠胃,再不治的话会更加严重。”蔡桓公非常生气,他并不喜欢别人说他有病。又过了十天。扁鹊这次见到蔡桓公,就躲开了。蔡桓公很困惑,派人去问扁鹊。扁鹊说:“刚刚发病的时候病情在肌肤之间,还很好治疗;在血脉之中的话,还可以用针刺来治疗;到肠胃中的时候,喝药就可以治疗;可是现在病到了骨髓中,我就无能为力了。”五天之后,蔡桓公的病情就加重了,派人去找扁鹊,可是他已经离开了。后来蔡恒公就这样病死了。

伊安:这说明扁鹊当时已经能很好的应用望诊,而且诊断水平相当高。

岳忠:扁鹊医治虢国太子的故事。有一次扁鹊路过虢国,看到到处都在祈福。就问发生了什么事,别人告知是虢国的太子死了半天了。扁鹊问明事由后,觉得虢国的太子是患了一种病才昏迷不醒。他的呼吸非常的微弱,没注意就以为他死了,于是决定去查看他的病情。他用针刺太子的百会穴,用药注入药力,混合使用后就见太子立即坐了起来。经过几天的调理,太子彻底的康复了。从那以后就有人传言扁鹊有起死回生的医术。但扁鹊却说,他不能医治死人,他只能把活人治好。

伊安:这次我知道形容医术高明时为什么用扁鹊在世啦!

岳忠:扁鹊医治病人还有六个不治病原则:一是仗势欺人,骄傲跋扈的人不给治疗;二是贪图富贵,罔顾人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饮暴食,不注意养生的人不治;四是发现病情不及早治疗的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吃药的不治;六是相信巫术而不相信医道的人不治。

伊安:不仅医术高超,医德也很高啊!

岳忠:扁鹊名声传遍天下,他于公元前307年来到秦国。秦武王脸上生疮,身边的大夫治愈不了,于是请扁鹊诊治,扁鹊建议动手术除去。秦国太医令李醯自知医术不如扁鹊,因嫉生恨,向秦武王进谗言说:“国君的病在耳朵之前,眼睛之下,如果处置不当会导致耳聋眼瞎。”秦武王把李醯的话告诉了扁鹊。扁鹊气得扔掉了砭石,并对武王说:“照这样执政,秦国必亡!”武王听后非常不悦,李醯见有机可乘,于是指使刺客把扁鹊杀害了。

袁轩:扁鹊因为医术高明被杀害了,实在太可惜了,但他给我们后人留下的医道医德却是源远流长的。今天四诊课大家一定要恭而敬之,以示怀祖!

1.望诊

袁轩:所谓望诊,就是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神是精神、神气状态;色是五脏气血的外在荣枯色泽的表现;形是形体丰实虚弱的现象;态是动态的灵活呆滞的表现。就是对病人面目、口、鼻、齿、舌和苔、四肢、皮肤进行观察,以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扁鹊很重视也很善于望诊,把它列为四诊之首。

 

 

(1)总体望诊

炎农:神有神气神志之意,如何通过望神来诊查疾病?

袁轩:神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称“神气”,又指精神意识状态,称“神志”。神的物质基础是精气,故通过望神可以判断精气的盛衰。比如从神气角度判断:如两目明亮灵活,语言清晰不乱,呼吸均匀,反应灵敏,表示正气未伤,病情较浅,称之为“有神”;如两目晦暗迟钝,语言低微不清,呼吸不均浅促,反应迟钝,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称之为“失神”。如从神志角度来判断:清楚,示病情较浅;恍惚(似明非明),示精气亏损;烦躁,示心火亢盛或心肝火旺;狂躁(不避亲疏、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等),示痰火扰心;沉郁(少言不乐,若有所思),示肝郁;神昏谵语(病中说胡话),示热邪扰心;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示中风或中暑。

炎农:色是指皮肤的颜色和光泽,如何通过望色来诊查疾病?

袁轩:皮肤色泽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故通过望色可了解气血盛衰。由于人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气血皆上注于面,故望面色可代表全身肤色。我国属于黄色人种,小儿正常面色应是微黄、红润而有光泽,因遗传及环境因素影响,可有差异,稍白、稍黑、稍黄等,但总以黄而润泽为正常色。病色是指生病时皮肤或面部所反映出来的不正常颜色。如色泽鲜明,多表示为新病、表病、轻病;色泽晦暗,则表示久病、里病、重病。

炎农:中医五脏对应的是白、黄、红、青、黑五种颜色,如何通过五色望诊?

袁轩:1、面色白,属肺。白色多为阳气虚衰,血行无力或耗血失血,经脉空虚所致,因此主寒、主失血、主虚(其中黄有白斑或白点,则多示肠寄生虫)。2、面色黄,属脾。黄色为脾虚湿蕴之象,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常见黄色,因此主湿滞、体虚或伤食(其中黄伴白斑为虫病,身目倶黄为胎黄或黄疸)。3、面色红属心。红色为脉络血液充盈之象,血得热则行,故面色红赤均为热证,因此主热、主惊(其中,新生儿面色嫩红为常色,满面红赤多为里实热,面红赤兼咽痛多为外感风热,午后两颧发红,多为阴虚内热)。4、面色青属肝。青色是由寒凝气滞,经脉阻滞所致。寒则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气滞血瘀,经脉阻滞,故青色出现于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其中面色青黯,神昏抽搐,为惊风或癫痫发作;面色青白,多里寒腹痛;面青唇紫,呼吸急促,为肺气闭塞,气血瘀阻)。5、面色黑属肾。黑色多为肾阳虚衰,阴寒水盛之象。阳虚火衰,则水寒内盛,血行不畅,故面呈黑色。因此,黑色主肾虚、主寒、主水湿停饮。

炎农:望形主要观察病人的形体强弱和胖瘦,具体如何诊断?

袁轩:一般形体结实,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发达,皮肤润泽者,为气血充盛之象,易患肝阳上亢及中风等证;而形体瘦弱,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皮肤枯槁者,为阴血亏虚之象,易患阴虚痨嗽诸证;形体肥胖,肌肉松软,气短乏力者,则为“形盛气虚”,易患痰湿证。中医有“肥人多痰湿、多中风,瘦人多虚火、多痨嗽”之说。

炎农:“ 态”是姿态和体位的意思,不同的疾病可以出现不同特点的姿态和体位,具体如何诊断?

袁轩:总的来说,“阳主动,阴主静”。病人睡卧时缩成一团,多为阴寒证;卧时仰面伸脚,多为阳热证;睡时喜盖厚衣被是寒证,常要掀开衣被是热证;如病人只能睡而不能坐起,起则晕眩,多是气血两虚或肝肾不足;四肢震颤,多是血虚生风;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多属肝风内动(惊风);手指发麻,头重脚轻的高血压病人,多为中风先兆;手足拘挛,屈伸不利,且关节肿痛的,多为风寒湿痹(风湿性关节炎);小儿肌性斜颈,头向患侧歪斜;小儿喜伏卧者,多为乳食积滞;小儿喜倦卧者,多为腹痛;小儿端坐喘促,痰鸣哮吼,多为哮喘。

袁轩:以上讲的是总体望诊内容,也就是神、色、形、态四个方面。

 

(2)舌诊

袁轩:舌诊是指通过观察患者舌质与舌苔变化,以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舌与内脏有密切联系,内脏的病变可反映于舌,故望舌可测知内脏病变。从脏腑分部部位来看,舌尖属心肺,舌中心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边属肝胆。如舌尖红赤或有芒刺多为心火,舌边有芒刺多为肝胆火,舌中部有芒刺多为胃肠热盛。

炎农:舌诊的具体方法方法是什么?

袁轩:望舌要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让舌充分暴露,时间不超过30秒。观察步骤按舌尖、舌中、舌根、两边进行。一般先看舌质,再看舌苔,舌下络脉,最后总看。

炎农:临床需要注意什么?

袁轩:(1)儿童处于代谢旺盛而营养相对不足状态,舌质纹理多细腻而淡嫩,舌苔偏少易剥落;老年人精气渐衰,气血运行迟缓,舌色较暗红。(2)女性经前期舌质偏红或舌尖部的点刺增大,月经过后恢复正常,属于生理现象。(3)夏季暑湿盛而苔易厚、易淡黄,秋季燥盛,舌苔多略干燥;冬季严寒,舌常湿润。

炎农:望舌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袁轩:望舌的基本内容包括望舌质(舌体)、望舌苔和望舌下络脉三部分。舌质指的是舌的红色肌肉组织,望舌质分望舌神、望舌色、望舌形、望舌态四方面;舌苔指的是附着于舌面上的苔状物,望舌苔分为望苔色和苔质两方面;舌下络脉是舌腹面的络脉与细脉,望舌下络脉分望络脉的颜色、形状、充盈度三方面。正常舌象特征:舌质淡红、鲜明、润泽,舌苔均匀、薄白而干湿适中,简称“淡红舌,薄白苔”。正常舌下络脉:隐现于舌下,脉色暗红偏蓝色,脉形柔软,无弯曲紧束等,不超过舌下纵长三分之一,为气血调合的征象。

炎农:如何从舌质来判断病症?

袁轩:望舌质包含望舌神、望舌色、望舌形、望舌态四方面 。

(1)望舌神分为荣舌(有神舌)和枯舌。荣舌舌色红润,鲜明光泽,运动自如,见于健康人或初病轻浅,预后良好;枯舌(无神舌),舌色晦暗,活动呆滞,见于气血阴阳皆衰,生机已微,预后较差。

(2)望舌色分为淡红舌、淡白舌、红舌、绛舌、青紫舌。淡红舌为舌色淡红润泽,见于健康之人,或外感初起,病情轻浅,气血内脏未伤;淡白舌为舌色较正常舌淡,主虚证、寒证或气血两虚;红舌为较淡红舌色深,甚者呈鲜红,主热证;绛舌为较红舌色更深,即深红,主热入营血、或阴虚火旺、或血行不畅;青紫舌为全舌色呈紫黯,或绛紫,或青紫,或舌下局部呈青紫色的斑点,轻者为气血运行不畅,甚者为瘀血。

(3)望舌形分为老舌、嫩舌、胖大舌、肿胀舌、薄瘦舌、点刺舌、裂纹舌、齿痕舌。老舌即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主实证;嫩舌为舌体浮胖娇嫩,纹理细腻,舌色浅淡,主虚证;胖大舌为较正常舌体大而厚,甚者伸舌满口,主水湿痰饮证;肿胀舌为舌体红肿而大,盈口满嘴,甚者不能闭口,不能缩回,主热郁、中毒;薄瘦舌为舌体瘦小而薄,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点刺舌为鼓起于舌面的点或软刺,主热盛,如芒刺在舌尖多为心火,在舌边多为肝胆火,在舌中多为胃肠热盛;裂纹舌为舌面有深浅不一,形态各异的沟裂(正常人有0.5-20%可见少量裂纹),主阴血亏虚;齿痕舌为舌体胖大,两侧有明显齿痕,主脾不运化,痰湿内阻。

(4)望舌态分为强硬舌、萎软舌、颤动舌、歪斜舌、吐弄舌、短缩舌、舌纵、舌麻痹。强硬舌为舌体不柔、运动不灵,主热入心包、高热伤津、痰浊内阻、中风或中风先兆;萎软舌为舌体软弱,屈伸无力,主气血倶虚,阴亏津伤;颤动舌为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主肝风内动;歪斜舌为舌体偏于一侧,主中风或中风先兆;吐弄舌,舌伸出口外,不即回缩为“吐舌”,反复微吐即缩,或吐出后掉动不停,舐口唇四周,称“弄舌”,主心经有热、或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或中风先兆、或小儿智力不全;短缩舌为舌体紧缩,不能伸长,主寒凝、痰阻、津伤、阴血亏虚;舌纵为舌伸长于口外,内收困难,主实热内距、痰火扰心、气虚之证;舌麻痹为舌体麻木,运动不灵,主气血虚、肝风内动、或风气夹痰,阻滞舌络。

炎农:如何从舌苔来判断病症?

袁轩:望舌苔包括望苔质、望苔色两方面。

(1)从苔质分析

薄苔是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质,又称见底,薄苔病位浅,常见于外感表证,或内伤轻病,属于邪轻;厚苔即透过舌苔不能见到舌质,又称不见底,厚苔病位深,常见于内有痰饮、湿浊、食积等里证,属邪重;润苔是舌苔干湿适中,表明津液未伤;滑苔是舌苔津液过多,甚者伸舌欲滴,表明痰湿水饮内停,多见于寒证、湿证;燥苔(干苔)是舌苔干燥少津,表明热病伤津,见于实热或虚热;糙苔是舌质毫无水分,苔质粗糙,甚至糙裂,主热盛津枯;腻苔是指苔质颗粒细腻紧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舌面如涂油腻状粘液,主湿浊、痰饮、食积、湿热,其中白腻为寒湿,黄腻为湿热;腐苔,苔如腐渣,似腻而粗糙,疏松,刮之易脱,多为食积、痰浊;剥落苔(地图舌),是指舌苔全部或部分脱落,主胃气大伤、胃阴不足或枯竭、气血两虚。

苔的有无分析:舌苔的形成,正常是由胃气所生,故健康人的舌苔多薄白津润,病态时的舌苔,主要是由病邪的影响所致。舌苔的有无可表示正气的盛衰,病势的进退,有苔表示病人胃气尚存,机体尚有抵抗能力;无苔则表示正气不足,抵抗力低,可见于热病后期的津液亏损。

(2)从苔色分析

白苔特点是苔垢呈白色,主表证、寒证;黄苔即舌苔呈黄色,主里证、热证;灰苔即苔色浅黑,主里证,常见于里热证,也见于寒湿证;黑苔为苔色深灰,主里证,多为重症,或为热极,或为寒盛。

屈文:舌下络脉有诊断意义吗?

舌下络脉分布于舌下,通过经络与脏腑气血发生直接联系,因此脏腑气血一旦出现病变,也必然会影响舌下络脉,出现颜色形状与充盈度的变化。望舌下络脉对瘀血的诊断更有意义,一般认为色深多瘀多热,色淡多虚多寒,粗长怒张多气滞血瘀,细短紧束多寒凝阳虚。

(3)看指纹

袁轩:看指纹是古代医家对3岁以内幼儿,用以代替脉诊的一种诊察疾病的方法。因幼儿脉部短小,切脉时只能“一指定三关”,加之诊病时又每多哭闹易动,使脉失真象,故脉诊多不准确。3岁以内小儿皮肤娇嫩,指纹显示清晰易于观察(注:3岁以上的小儿,指纹会慢慢消退到看不见),所以可通过望指纹来诊察疾病,以判断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及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炎农:小儿指纹的部位在哪?

袁轩:食指桡侧所显现的脉络(浅表静脉),食指根的第一指节为风关,第二指节为气关,第三指节为命关。

炎农:如何诊察指纹?

袁轩:让家属抱小儿在光线明亮处,以自然光线为好,术者以右手大拇指桡侧面用力适中从命关向风关、气关,推数次,使指纹显露明显。

炎农:操作应注意什么?

袁轩:小儿操作手指应与心脏在同一水平面上,否则会影响气血的运行,使指纹色泽形态失真;术者应严格按照望小儿指纹的方法进行操作,推拿时切不可从风关推向命关,用力不可过大或过轻。

炎农:孩子正常指纹是什么样的?

袁轩:正常小儿指纹的表现是浅红微黄,隐现于风关之内,既不明显浮露,甚至不明显,也不超出风关。其形态多为斜行、单支、粗细适中。指纹的长短与年龄有关,1岁之内最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短。

炎农:异常指纹如何判断?临床意义是什么?

袁轩:对小儿异常指纹的观察应注意其浮沉、色泽、长短、形状(粗细)四个方面的变化。一般而言,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当指纹与证不符时,应“舍纹从证”。

(1)所谓浮沉分表里,是指指纹升浮显露,相当于浮脉,为表证,若指纹沉浮隐现,则相当于沉脉,为里证。也就是说,如果指纹清晰可见,说明病位在表,孩子的病情比较轻,若指纹已沉到肌肤之内,看不太清楚,说明病位在里,病情较重。比如孩子刚感冒,指纹是清晰可见的,如果已经发展到气管炎、肺炎,指纹就可能看不清楚了。

(2)所谓红紫辨寒热,是指指纹色红为寒证,即鲜红为外感风寒,淡红为虚寒;指纹紫为热证,即紫红色为里热证,紫黑色为热邪深重,血络瘀闭,病情危重,青色主惊、主风、主痛。

(3)所谓淡滞定虚实,是指指纹细而色浅淡的,多属虚证;指纹粗而色浓滞的,多属实证。指纹色淡为气血不足的表现,推指纹时表现为推后消失,过一会才显露出来,多是肺虚或脾虚。指纹色滞为气血郁滞的表现,推指纹时表现为推之不畅,回流较慢,即推时指纹没有明显变化,多是病邪滞留体内。

(4)所谓三关测轻重是指指纹的长短反映病情的轻重。病情较轻,指纹较短,一般仅见于风关;如果指纹到了气关,说明病情较重;如果命关也见到指纹,甚至指纹穿过命关向指尖延伸,中医称之为“透关射甲”预示着疾病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阶段。

(4)望排泄物

袁轩:正常小便颜色为淡黄、清静而不浑浊,正常大便颜色黄褐、呈圆条状,不含粘液、脓血和不消化的食物。

炎农:如何通过痰来判断病症?

袁轩:痰白清稀为寒痰,因寒邪阻肺或脾阳不足,上犯于肺所致;痰黄质稠为热痰,因邪热犯肺,煎津为痰,痰聚于肺所致;痰少而粘为燥痰,因燥邪犯肺或肺阴虚津亏所致;痰白滑量多为湿痰,因脾失健运,湿聚为痰,上犯于肺所致;脓血腥臭痰,因热毒蕴肺,化腐化脓所致。

炎农:如何通过鼻涕来判断病症?

袁轩:鼻流清涕是外感风寒;鼻流浊涕为外感风热或湿热蕴阻所致。

炎农:如何通过口水来判断病症?

袁轩:口流清涎,多属脾胃虚寒;口流粘涎,多属脾胃湿热;小儿口角流涎,多属脾虚不摄所致,亦可见于胃热、虫积;睡中流涎,多为胃中有热、或宿食内停、或痰热内蕴。

炎农:如何通过唾液来判断病症?

袁轩:时吐唾沫,胃中虚冷、肾阳不足;多唾,胃有宿食,或湿邪留滞所致。

炎农:如何通过呕吐物来判断病症?

袁轩:清稀或为清水痰涎,多因胃阳不足或饮停于胃,胃失和降所致;呕吐物秽浊,多因邪热犯胃,胃失和降所致;呕吐不消化食物,多属食积不化,胃气上逆所致;呕吐黄绿苦水,多属肝胆郁热或湿热;吐血色暗红有块,夹有食物残渣,属胃有积热、肝火犯胃、或胃腑血瘀所致。

炎农:如何通过大便来判断病症?

袁轩:大便清稀如水样,多为外感寒湿或饮食生冷,脾失健运所致;大便黄褐如糜而臭,多为湿热或暑湿伤及胃肠,大肠传导失常所致;大便有粘冻、脓血,多为湿热邪毒蕴结大肠,肠络受损所致;大便灰白,多见于黄疸;大便燥结,多因热盛伤津,阴血亏虚,肠失濡润所致。

炎农:如何通过小便来判断病症?

袁轩:小便清长,多因阳虚不能蒸化津液所致;小便短黄多因热病伤津所致;尿中带血,多因结石损伤血络,或湿热蕴结膀胱,或阴虚火旺、疫毒或药毒伤肾或脾;小便浑浊,多因脾肾亏虚或湿热下注所致;尿中砂石,因湿热蕴结下焦所致。

(5)局部望诊

炎农:如何通过嘴唇来判断病症?

袁轩:正常唇色为粉红色,若唇色淡白,为血虚或失血;唇色深红,为实热之象;唇色青紫,为血瘀之证;唇色青黑,属寒盛、痛极;唇色樱桃红,属煤气中毒;口角流涎,小儿多属脾虚湿盛或胃热,成人多为中风口歪;口唇干裂,属燥热伤津或阴虚火旺;口疮、口糜,属心脾积热或阴虚火旺;鹅口疮,属正气不足,湿热秽浊上蒸。

炎农:如何通过眼睛来判断病症?

袁轩:目光有神,黑睛圆大,光亮灵活,为肝肾精血充足健康的表现;白睛红赤,为感受风热或肺热;发热咳嗽,眼泪汪汪,多为麻疹将出,或重感冒之象;目窠微肿,多为水肿初起;白睛发黄,见于黄疸或湿热或寒湿;小儿昏睡露睛,多为脾虚,亦可见于小儿慢惊风;眼睛凹陷,啼哭无泪,多见于吐泻后脱水;全目赤肿,为肝经风热;目眦红赤,为心经有火;目眦淡白,为血虚之证;目眶色黑,为肾虚或寒湿下注。

炎农:如何通过鼻子来判断病症?

袁轩:如鼻塞流清涕,为风寒感冒;鼻流黄浊涕,为风热感冒;鼻腔出血,因肺胃蕴热或外伤所致;鼻流脓涕,为外邪侵袭或胆经蕴热上攻所致;鼻翼煽动,多见于肺热、哮喘或肺气衰竭;鼻头生疮,多属胃热或血热。

炎农:如何通过察口来判断病症?

袁轩:牙齿逾期不出,多为肾气不足;牙龈淡白,为血虚或失血;牙龈红肿,属胃火亢盛、胃火上攻所致;牙缝出血,属胃热伤络,气虚不摄,或虚火上炎;牙龈萎缩,多属肾虚或胃阴不足。

炎农:如何通过察耳来判断病症?

袁轩:耳轮淡白,多属气血亏虚;耳轮红肿,多为肝胆湿热或热毒上攻;耳廓瘦小,为先天亏损,肾气不足;耳内流脓,多属肝经湿热或肾阴不足、或中耳炎。

2.闻诊

袁轩:所谓闻诊,是指听病人说话的声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的声动,还要以鼻闻病人的体味、口臭、痰涕、大小便发出的气味。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内容。

(1)听声音

炎农:如何通过语声来诊查疾病?

袁轩:一般规律:语声高亢有力,声音连续,为阳证、实证、热证;语声低微细弱,声音断续,为阴证、虚证、寒证。

炎农:如何通过语言来诊查疾病?

袁轩:言为心声,主要反映心神病变。一般规律:沉默寡言、声低断续,属虚证、寒证;烦躁多言,声音连续,属实证、热证。

炎农:如何通过呼吸来诊查疾病?

袁轩:呼吸主要反映肺肾病变。一般规律:呼吸气粗,疾出疾入,属热证、实证;呼吸气微,徐出徐入,属寒证、虚证。

炎农:如何通过咳嗽来诊查疾病?

袁轩:咳嗽多属肺脏病变,亦可见其它脏腑病变累及肺脏。咳声重浊,痰白清稀,为外感风寒(寒咳);咳声沉闷,痰多易咳,为痰湿聚肺(痰咳);咳声不扬,痰稠色黄难咳,属热邪犯肺(热咳);干咳无痰或少痰,属燥邪犯肺或阴虚肺燥;咳声低微,属肺气不足。

炎农:如何通过呕吐、呃逆、嗳气来诊查疾病?

袁轩: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多属脾胃病变。呕声微弱,吐势徐缓,吐物清稀,气味淡薄,主虚证、寒证;呕声壮厉,吐势较猛,吐物粘稠,或酸或苦,主实证、热证。呃声频作,高亢而短,其声有力,属实证、热证;呃声低沉而长,声弱无力、主虚证、寒证。嗳气酸腐,兼脘胀厌食,属宿食内停;嗳声频而响亮,因情志而作,属肝气犯胃;嗳声低沉断续,无酸腐气味,兼胃脘冷痛,属寒邪客胃。

炎农:如何通过喷嚏来诊查疾病?

袁轩:新病喷嚏频作,兼恶寒发热,鼻流清涕,主外感风寒;久病阳虚,突然喷嚏,属阳气回复,病趋好转。

炎农:如何通过鼾声来诊查疾病?

袁轩:熟睡时鼾声,为鼻病或睡姿不当;神昏鼾声不绝,为热入心包或中风;小儿鼾声,多为腺样体肥大,阻塞气道所致。

(2)嗅气味

炎农:如何通过口气来诊查疾病?

袁轩:口臭为口腔不洁或消化不良;口气臭秽主胃热;口气酸臭主食滞胃肠。

炎农:如何通过汗气来诊查疾病?

袁轩:汗气腥膻,属风湿热邪久蕴皮肤;汗气臭秽,属瘟疫病热毒内盛;腋下汗气膻臊,属湿热郁蒸(狐臭)。

炎农:如何通过呕吐物之气来诊查疾病?

袁轩:呕吐物清稀无气味,主胃寒;呕吐物酸臭而秽浊,主胃热;

炎农:如何通过大便味来诊查疾病?

袁轩:大便臭秽难闻,属肠有郁热;溏泻而腥,属脾胃虚寒;臭如败卵,矢气酸臭,属食积大肠。

炎农:如何通过小便来诊查疾病?

袁轩:小便腥臭,黄赤浑浊,属膀胱湿热;散发烂苹果气味,属消渴证。

炎农:如何通过月经来诊查疾病?

袁轩:经血臭秽,主热证;经血气腥,主寒证。

炎农:如何通过带下来诊查疾病?

袁轩:带下臭秽黄稠,主湿热;腥臭清稀,主寒证;奇臭而色杂,多为癌病。

3.问诊

袁轩:问诊是医生通过对患者或其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以了解患者病情的起始、发展、诊疗经过、现在症状以及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从而了解病情的方法。问诊获取的疾病资料在四诊中占比重最大,内容也较全,所以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

接诊患者时,当对患者一般情况登记完成后,首先应当从主诉开始询问。主诉是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它通常反映疾病的主要矛盾,所以,抓住主诉就等于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患者的主诉并非一定是主症,医生应结合临床思维后总结概况。另外,要界定“现病史”中的现病,现病史中的现病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主诉所述病症及其时间之内者属“现病史”中的现病内容,主诉所述病症及其所定时间之外的其它疾病则属于既往史的内容。

问诊的内容主要包括问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

(1)问寒热

炎农:问寒热的步骤是什么?

袁轩:首先问患者有无怕冷或发热症状,若有,进行第二步问诊。询问寒热类型、轻重、出现及持续时间,兼证。问寒热是辨别病邪性质,机体的阴阳盛衰及病属外感或内伤的重要依据。

炎农:一般规律是什么?

袁轩:(1)恶寒发热(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为表证。恶寒重发热轻为表寒证,发热重恶寒轻为表热证,发热轻而恶风为伤风表证。(2)但寒不热(只感寒冷而不发热)为里寒证,其中新病恶寒为里实寒证,久病畏寒为里虚寒证。(3)但热不寒(只发热而无怕冷)为里热证,其中壮热为里实热;潮热者,日晡潮热(下午3-5点)为阳明腑实,午后潮热兼身热不扬为湿温病(感受湿热病邪),夜间潮热为阴虚证;微热见于气虚发热、阴虚发热、气郁发热及小儿疰夏(苦夏)等。(4)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为半表半里证,寒热往来,发无定时见于少阳证;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则为疟疾。

(2)问汗

炎农:问汗的内容是什么?

袁轩:询问是否汗出及出汗时间、出汗多少、出汗部位等,异常汗出与所感受病邪的性质、机体阳气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腠理的开合等多种因素有关。

炎农:一般规律是什么?

袁轩:(1)有汗无汗。表证有汗,多为外感风热或中风表虚证;表证无汗多为外感风寒表证;里证有汗多为里热;里证无汗多为气血亏耗或阳气不足。(2)汗出特点:自汗(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多为气虚证或阳虚证;盗汗(睡时汗出,醒时汗止)多为阴虚;绝汗(病情危重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多为亡阴或亡阳;战汗(病人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为伤寒邪正交争剧烈或温病(注:伤寒狭义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3)汗出部位:头汗多为上焦邪热、中焦湿热或虚阳外(上)越;半身汗多见于中风、痿病或截瘫患者,汗出多为健侧;心胸汗出者可见于心脾两虚或心肾不交;下半身汗出者,为肾阴虚或肝胆湿热下注;手足心汗出过多则多与脾胃有关,或为阴经郁热,或为阳明热盛,或为中焦湿热郁蒸。

(3)问疼痛

炎农:问疼痛的内容是什么?

袁轩:主要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等。

炎农:一般规律是什么?

袁轩:(1)实性疼痛多因感受外邪、气滞血瘀、痰浊凝滞,或食积、虫积、结石等阻滞脏腑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即所谓的“不通则痛”。(2)虚性疼痛多因阳气亏虚、精血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即所谓的“不荣则痛”。(3)胀痛:即痛而胀,主气滞,但头部胀痛或目胀而痛为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4)刺痛,即痛如针刺,主瘀血。(5)窜痛,即疼痛部位游走不定,主气滞、风证。(6)冷痛,痛有冷感而喜暖,主阳气不足或寒邪阻络。(7)灼痛,即痛有灼热感而喜凉,主火邪窜络或阴虚阳亢。(8)隐痛,即痛不剧烈,绵绵不休,主虚证。(9)绞痛,即痛势剧烈如刀绞,为有形实邪阻闭气机。(10)重痛,即痛有沉重感,主湿证,但头部重痛为肝阳上亢。(11)酸痛,即痛有酸软感,主湿证,唯腰膝酸痛多属肾虚。(12)空痛,即痛有空虚感,主虚证。

 

(4)问头身胸腹不适

炎农:问哪几个方面?

袁轩:是指问头身、胸腹部除疼痛以外有无其它不适及其特点和兼证等,如头晕、耳鸣、目眩、麻木等。

炎农:具体内容是什么?

袁轩:(1)头晕:指患者自觉头脑眩晕,轻者闭目自止,重者感觉眼前景物旋转,不能站立的症状,主肝阳上亢、痰湿内阻、气血亏虚、肾精亏虚、瘀血内阻。(2)目眩:亦称眼花,指患者自觉视物旋转动荡如舟车,或眼前如有蚊蝇飞动的症状,主肝阳上亢、痰湿内阻、气血亏虚、肾精亏虚。(3)耳鸣:指患者自觉耳内鸣响的症状,但周围环境无相应的声源,其中暴鸣多属实证,渐鸣多属虚证。(4)耳聋:指听力减退,甚至听觉完全丧失的症状,其中暴聋多实证,渐聋多虚证。(5)胸闷:指患者自觉胸部憋气的症状,主气虚、气滞致心胸疾患。(6)心悸:指患者自觉心跳不安的症状,包括怔忡和惊悸,主心神不安。(7)脘痞:指胃脘部饱胀,满闷不舒的症状,主脾胃气虚、湿邪困脾。(8)腹胀:指患者自觉腹部胀满,痞塞不适,甚者如物支撑的症状,如喜按主脾胃虚弱;如拒按,主胃肠积滞。(9)身重:指患者自觉身体沉重的症状,主气虚不运,水湿泛滥。(10)麻木:指患者肌肤感觉减退,甚至消失的症状,主气血不畅,肌肤失养。

(5)问饮食口味

炎农:一般规律是什么?

袁轩:(1)口渴者多为燥证、热证;不渴者多为寒证、湿证;大渴饮冷者多为里热炽盛;口微渴者多为外感温热病初起;口渴多饮、多尿、多食者多为消渴;渴不多饮者,或为痰饮内停、或为阳气虚弱、或为湿热内阻、或为热入营分、或瘀血内阻。(2)食欲减退,不欲食,纳呆,厌食等。新病者,乃正气抗邪之反映;久病者,或为脾胃虚弱、或为湿盛困脾、或为饮食停滞;食欲逐渐减少者是脾胃功能衰弱之象。(3)食欲增加,消谷善饥,多见于胃火炽盛;本不能食而突然暴食者称“除中(中焦脾胃之气消除之意)”,为脾胃之气将绝之象;食欲逐渐增加者,为胃气渐复之征。(4)饥不欲食多胃阴不足,偏嗜异物者常见于小儿,多为虫积。(5)五味偏嗜太过者,则易伤相应脏腑。

(6)问睡眠

炎农:主要内容是什么?

袁轩:失眠,即患者经常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难以复睡,或时时惊醒,睡不安宁,甚至彻夜不眠。心烦不寐者,属心肾不交(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心悸难寐者,属心脾两虚(至心神失养);惊悸易醒者,属胆郁痰扰;腹胀不寐者,属食滞胃脘。(2)嗜睡,即患者精神疲倦,睡意很浓,经常不自主的入睡。困倦嗜睡,肢体困重,属痰湿困脾;饭后嗜睡,神疲食少,属脾气亏虚;疲惫嗜睡,畏寒肢冷,属阳气亏虚;饭后嗜睡,神疲食少,属脾气亏虚;疲惫嗜睡,畏寒肢冷,属阳气亏虚。

(7)问二便

袁轩:问二便应注意询问二便的性质、颜色、气味、时间、便量、排便次数、排便时的感觉以及兼证等。

炎农:如何从便次分析来分析病症?

袁轩:便秘为大便燥结,排便时间延长,便次减少,或时间虽不延长但排便困难。实证是由胃肠积热,或肠内结块阻结所致。虚证是由气血阴津亏损,或阳虚寒凝所致。  泄泻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不成形,甚至呈水样。实证是由外感风寒湿热疫毒之邪所致,或饮食所伤,食物中毒,虫积于肠道,或情志失调,肝气郁滞。虚证是由久病脾肾阳气亏虚所致。

炎农:如何从便质分析病症?

袁轩:完谷不化,即大便中含有较多未消化食物。新起者多为食滞胃肠,属实证。病久体弱者见之,多属脾虚、肾虚,属虚证。溏结不调,即大便时干时稀,主要由肝郁脾虚,肝脾不调所致。脓血便,即大便中含有脓血粘液,主痢疾、肠癌。便血,即血自肛门排出,包括血随便而出,或便黑如柏油状,或单纯下血。实证是由胃肠积热,湿热蕴结,气血瘀滞所致,虚证多因脾胃虚弱,气不统血。

炎农:如何从排便感觉分析病症?

袁轩:肛门灼热,即排便时自觉肛门灼热,主大肠湿热,或热结旁流、热迫直肠。里急后重,即便前腹痛,急迫欲便,便时窘迫不畅,肛门重坠,便意频数,主湿热内阻、肠道气滞。

炎农:如何从尿次分析病症?

袁轩:频数,即排尿次数增多,时欲小便。实证是因湿热蕴结膀胱,热迫气滞所致;虚证是因肾阳虚或肾气不固所致。

癃闭,即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合称癃闭。实证为瘀血、结石或湿热阻滞;虚证为久病或年老体虚、阳虚。

炎农:如何从尿量分析病症?

袁轩:尿量增多,即尿次、尿量皆明显超过正常量次,虚证是因阳虚不能蒸化水液所致,虚实夹杂是因燥热阴虚、肾阳偏亢。

尿量减少,即尿次、尿量皆明显少于正常量次,实证是因尿路损伤,阻塞所致;虚证是因热盛伤津、腹泻伤津导致小便化源不足,或心阳衰竭及脾肺肾功能失常导致水液内停。

炎农:如何从排尿感分析病症?

袁轩:尿道涩痛,即排尿时自觉尿道灼热疼痛,小便涩滞不畅。实证是因湿热内蕴、结石或瘀血阻塞,肝郁气滞;虚证是因阴虚火旺,中气下陷。

余溺,即小便之后仍有余溺点滴不净。实证为湿热阻滞,虚证为病久体弱、肾阳亏虚、肾气不固。

小便失禁,即小便不能随意控制而自行溢出。实证是因为湿热瘀血阻滞,虚证是因为肾气亏虚,脾虚气陷及膀胱虚寒,不能约摄尿液所致。

炎农:如何诊断遗尿?

袁轩:指成人或3岁以上小儿于睡眠中经常不自主的排尿。实证是因为肝经湿热,下迫膀胱,虚证是因为禀赋不足、肾气亏虚或脾虚气陷及膀胱虚寒。

4.切诊

袁轩:中医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脉诊又称“切脉”,是医生用手切按患者体表较浅部位的动脉,根据不同的脉象反映,以了解病情,判断病症的一种方法。按诊是医生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患者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的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它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等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

(1)脉诊

炎农:诊脉时患者体位如何?

袁轩:患者应取正坐位或仰卧位,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弯曲,在腕关节下垫一个松软的脉诊,使寸口部位充分伸展,局部气血通畅,便于诊察脉象。

炎农:医生指法怎样操作?

袁轩:诊脉指法包括选指、布指、运指三部分。

(1)选指。医生应修剪指甲,以食、中、无名三指指目诊脉,要求三指平齐,手指略呈弓形,与受诊者体表约呈45度为宜,这样的角度可以使指目紧贴于脉搏搏动处(指目是指尖和指腹交界棱起之处,是手指触觉较灵敏部位)。

(2)布指。中指定关,医生先以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动脉处,然后食指按在关前定寸,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布指的疏密要与患者手臂长短与医生手指粗细相适应,如患者手臂长或医生手指较细者,布指宜疏,反之宜密。定寸时可选取太渊穴所在的位置,定尺时可考虑寸到关的距离再确定关到尺的长短以明确尺的位置。寸、关、尺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段脉管的诊察范围。

(3)运指。医生运用指力的轻重、挪移及布指变化以体察脉象。注意诊察患者的脉位、脉力、脉律、脉率,及脉形的变化,及左右手寸、关、尺各部表现。具体指法包括:举法,亦称轻取或浮取,是指医生用较轻的指力触诊病人的脉象;按法,又称重取或沉取,是指医生用较重的指力,甚至按到筋骨体察脉象的方法;中取,即介于轻取与重取之间,医生手指用力适中,按至肌肉,以体察脉象的方法;寻法,寻是指切脉时指力从轻到重,或从重到轻左右推寻,调节最适当指力的方法,在寸口三部细细寻找脉动最明显的部位,统称寻法,以捕获最丰富脉象信息;总按,即三指同时用力诊脉的方法,从总体上辨别寸、关、尺三部和左右两手脉象的形态、脉位的浮沉等。总按时一般三指指力均匀,但亦有三指用力不一致的情况;单诊,即用一个手指诊察一部脉象的方法,主要用于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的形态特征。(注:一般首先应选用总按的方法,从总体上辨别脉象的形态,脉位的浮沉,然后再使用单诊的方法以辨别左右手寸、关、尺各部脉象的形态特征。)

炎农:医者诊脉如何调均呼吸?

袁轩:医生诊脉时注意调均呼吸,即所谓的“平息”。一方面,医生保持呼吸调均,清心宁神,可用自己的呼吸计算患者脉搏至数(注:医生一呼一吸称为一息,标准每分钟18息);另一方面,平息有利于医生思想集中,可以仔细辨别脉象。

炎农:切脉需多长时间?

袁轩:一般每次切脉每手应不少于1分钟,两手以3分钟左右为宜。诊脉时需注意每次脉诊的时间至少应在50动,一则有利于仔细辨别脉象变化,再则切脉时初按和久按的指感有可能不同,对临床辩证有一定意义,所以切脉时间要适当长些。

炎农:小儿脉诊应怎样操作?

袁轩:小儿寸口部位甚短,一般用“一指(拇指或食指)定关法”,不必细分寸、关、尺三部。具体操作方法是,用左手握住小儿的手,对3岁以下的小儿,可用右手大拇指按于小儿掌后高骨部脉上,不分三部,以定至数为主;对于4-6岁的小儿,则以高骨中线为关,以一指向两侧转动以寻察三部;7、8岁小儿,则可挪动拇指诊三部;9—15岁,可以次第下指,依寸、关、尺三部诊脉;15岁以上,可按成人三部诊脉法进行辨析。

炎农:正常脉象是什么样的?

袁轩:正常人在生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亦称平脉或常脉。特点是:一息四至或五至,不浮不沉,脉位适中,寸、关、尺三部可及,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脉搏从容和缓,不大不小,柔和有力,节律均匀一致。其指感要求:脉搏频率每分钟72-80次(小儿脉率可超过每分钟100次);随诊脉手指压力的增加,脉动感觉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在寸、关、尺三部均可触及脉动,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

炎农:病理脉象如何分类?

袁轩:包括六大类。(1)浮类脉,特点是轻取即得,包括浮脉、洪脉、濡脉、散脉、芤脉、革脉。(2)沉类脉,也就是重按始得,包括沉脉、伏脉、弱脉、牢脉。(3)迟类脉,也就是一息不足四至,包括迟脉、缓脉、涩脉、结脉。(4)数类脉,也就是一息五至以上,包括数脉、促脉、疾脉、动脉。(5)虚类脉,特点是应指无力,包括虚脉、细脉、微脉、代脉、短脉。(6)实类脉,特点是应指有力,包括实脉、滑脉、弦脉、紧脉、长脉、大脉。

2.按诊

袁轩:按诊是切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进一步确定望诊之所见,补充望诊之不足,而且亦可为问诊提示重点,特别是对脘腹部疾病的诊断有着更重要的作用,通过按诊可以进一步探明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程度。

炎农:如何通过按脘腹来诊查疾病?

袁轩:若腹痛喜按,按之痛减,为虚痛、寒痛;腹部拒按,按之胀痛加剧,为里实腹痛;绕脐作痛,痛起结块,时聚时散,按之可移,多属虫积;腹胀形瘦,腹部青筋暴露,多为疳证;腹部胀满,叩之如鼓,多属气滞腹痛;按之有囊裹水有波动感,多为腹内积水;右下腹痛而拒按,按后抬手而痛甚,多为肠痈。

炎农:如何通过按肌肤诊查疾病?

袁轩:按肌肤是指触摸按压某些部位的肌肤,通过诊察其寒热、润燥、滑涩、疼痛、肿胀、皮疹、疮疡等情况,以分析病情的寒热虚实及气血阴阳盛衰的诊断方法。

(1)诊寒热。 按肌肤的寒热可以了解人体阴阳的盛衰,病邪的性质等。肌肤寒冷,体温偏低,主阳气衰少;肌肤灼热,体温升高,主实热证;肌肤冷而大汗淋漓,脉微欲绝,主亡阳;汗出如油,四肢肌肤尚温而脉躁疾无力,属亡阴;身灼热而肢厥冷,属真热假寒证(四肢厥冷是由血管痉挛导致的血脉不畅);外感病汗出热退身凉,属表邪已解;皮肤无汗而灼热,主热甚;身热初按热甚,久按热反转轻,属热在表;久按其热反甚,属热在里;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主湿热内蕴。

(2)诊润燥滑涩

通过触摸患者皮肤的润滑和燥涩,可以了解汗出与否及气血津液的盈亏。  皮肤干燥,尚未汗出;皮肤湿润,身已出汗;干瘪,津液不足;肌肤滑润,气血充盛;肌肤枯涩,气血不足;肌肤甲错(肌若鱼鳞),血虚失荣或瘀血。

(3)诊疼痛

通过触摸肌肤疼痛程度可以分辨疾病的虚实。肌肤濡(湿)软,按之痛减,主虚证;硬痛拒按,主实证;轻按即痛,病在表浅;重按方痛,病在深部。

(4)诊肿胀

用重手按压肌肤肿胀程度,以辨别水肿和气肿。按之凹陷,不能即起,为水肿;按之凹陷,举手即起,为气肿。

炎农:如何通过按手足来诊查疾病?

袁轩:按手足是通过触摸患者手足部位的冷热程度,以判断病情的寒热虚实及表里内外顺逆。

手足倶冷,主阳虚寒盛,属寒证;手足倶热,主阳盛热炽,属热证;手足背热甚于手足心,主外感发热;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主内伤发热;额上热甚于手心热,主表热;手心热甚于额上热,主里热;阳虚证四肢犹温,属阳气尚存;阳虚证四肢厥冷,属病情深重;小儿指尖冷,主惊厥;小儿中指独热,主外感风寒;小儿中指指尖独冷,麻痘将发;热证见于手足热,属顺候;热证反见手足逆冷,属逆候。

注:本文来源于轩祖学派袁轩老师创立的《医道医德》,转载请注明出处。详见网址:

http://www.zytnw.com/index.php/cn/Honor/index/tid/11.html

返回顶部

地址:沈阳和平区文化路39号南湖科技大厦309   电话:18840052749   传真:暂无    版权所有:辽宁省共合文化发展研究有限公司
ICP备案编号:辽ICP备150088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