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8840052749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共享加盟 儿童专项 成人专项 袁轩讲座 案例展示 轩祖学派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最新公告:
轩祖鼻腺科采用四联综合调理方案:特定儿推+药浴+药敷+压豆,解决儿童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及鼻炎鼻窦炎鼻甲问题,中医鼻腺调理新突破,疗效显著不易反弹,绿色康养方案!
联系我们更多>>
18840052749
地址:沈阳和平区文化路39号南湖科技大厦309
电话:18840052749
传真:暂无
邮箱:2197393823@qq.com

轩祖学派

第四章 治法论-《医道医德》-轩祖调理十法-小儿推拿实践要论-袁轩

发布时间:2020/07/28
第四章 治法论-《医道医德》-轩祖调理十法-小儿推拿实践要论-袁轩

袁轩:治法顾名思义就是治疗方法,中医的治法指经过四诊合参,确定疾病证型之后,在治疗原则指导下针对这种病证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就叫治法。中医治法最早《黄帝内经》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论述,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的问世,治病八法已初具规模,但论述不详。清代的陈钟龄的《医学心悟》里明确提出八大治法,包括汗、和、下、消、吐、清、温、补,这也就是现在中医应用的治疗八法。根据小儿推拿的临床实际,我这里又加了两种治法:升、降,合称治疗十法。具体包括:汗法、吐法、下法、消法、清法、温法、和法、补法、降法、升法。治疗十法在小儿推拿临床中十分重要,不懂治疗十法,推拿穴位就成了无的放矢。

伊安:老师,中药学中的治疗八法与儿推中的治法应用原理是否一样?

袁轩:你现在留学的中医药大学在讲中药方剂时就应用治疗八法。用推既是用药,穴位与药同理,所以治疗八法中的配伍原则同样适用小儿推拿穴位配伍.由于穴位本身具有双向调理作用,并且不象药性那么猛烈,所以中药学与儿推学在运用治疗八法时又有一定的区别。

                                    1、汗法

袁轩:首先为大家讲一下汗法。《黄帝内经》有“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就是说通过发汗以祛除在表之邪气。出汗是邪气较轻浅的一种由内向外、向上宣散的趋势,所以在汗法中,出汗是现象,而宣散向表、向上,逐邪透达为其本质。

汗法可以用于一切外感表证。不论风寒、风热、风湿、暑湿、燥邪,只要是邪气由外而来,由表而入,尚停留于肌表都可以用。如果孩子发高烧不出汗,也可以用汗法,通过发汗使热随汗而解。汗法还可以用于各种皮肤病的治疗,比如风疹、荨麻疹、湿疹、麻疹初起、疹出不透或疮疡初起等。汗法本身具有升散与升提之性,所以可用于气机下陷之证,比如久泻、脱肛、眩晕等。

代表的穴位与手法有:掐揉二扇门、拿风池、掐揉小天心、点揉风府、黄蜂出洞、治外感四大手法、拿肩井、拿百虫、点掐合谷、按揉列缺等。

伊安:我学药剂时老师说汗法使用要中病即止,不能过量,一般1~3副,最多不超过5副。出汗出太多,容易伤津液,甚至会伤阳,严重的会阳脱,会死亡。穴位汗法用过了会不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袁轩:用药时采用汗法要辩证准确,效果好来得快,但用错了会出大问题,而且不能长期用。小儿推拿相对比较安全,但用汗法也需要注意,需要结合滋阴,并且汗法不能太过。

岳忠:有的孩子做了发汗的手法,但是不出汗,是否就没效果呀?

袁轩:如果穴位对症,即使不出汗也是有效果的。汗法可以使气机上行,邪气往体外走,出汗只是看到的现象,逐邪出表才是其本质。

伊安:孩子得了风寒感冒,我们给孩子做了汗法,如果嘱咐家长回去给孩子泡泡热水澡,是不是好的更快些?

袁轩:不建议孩子泡热水澡。寒气的天敌是热,也就是寒气最怕热,身体外边有热水包着,寒气就不往外走,往体内走,更容易导致入里化热。可以适当泡泡脚,泡脚能使气机上行,与汗法的升散之性相同,更有助于邪气外达。另外小儿平时不建议经常泡脚,因为孩子小足弓没有发育成熟,经常泡脚会影响到足弓的发育,受寒了偶尔泡泡脚倒对孩子没有什么危害。

岳忠:按传统的观点受寒了泡热水澡有助于病好的更快,我之前一受凉了就喜欢到澡堂泡热水澡蒸桑拿,但往往第二天就症状加重,后来就不这么做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袁轩:治法搞错了会症状加重,严重的甚至能致命。记得在10多年前,丹东凤城有一个真实的事例。就是刚过春节,几个孩子在池塘里玩滑冰,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冰窟窿里,有个老农民在池塘边住,听到呼救声出来把孩子救上来。老农民浑身都湿透了,冻的直打哆嗦,被闻讯赶来的村民搀扶到家。其中有一个村民叫人赶紧烧热炕捂大被,结果老农民捂了3天3夜,不但没有好,反而越来越重,就被送到了医院,医院检查病人肾脏极度衰竭,需要做人工透析。老农民家条件也不好,没钱做透析,一个报社的记者听到这个事之后,就在报社发表了一篇文章,号召大家捐款,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结果钱筹集到了,送到医院老农民已经去世了。这个老农民其实就是受凉了,本不该死,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后果呢?轩仁同学,我看你今天也不发言,这个问题你回答一下。

轩仁:就是寒气怕热,烧热炕捂大被寒气出不来,憋在体内导致的。

袁轩:对的,再加上这个老农民本身肾阳虚,邪气往往攻击人体最薄弱的部位,寒气出不来就直奔肾脏而去导致肾脏衰竭。其实这个老农民回家换了衣服,在适宜的室温下慢慢就能缓过来,或者喝点姜汤水,或者泡泡脚都可以。

袁轩:轩仁同学,你今天气色不好,是哪儿不舒服?

轩仁:老师,我最近气管不好,老觉得有痰咳不出来。今天早晨吃完包子后就感觉胃难受,总是恶心。

袁轩:等一会我给你看一下。

2、吐法

袁轩:吐法源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其高者因而越之”,指出邪在胸膈,可用催吐法治疗。吐法是指通过涌吐使邪气得以宣泄的方法。在吐法中,呕吐是现象,而通过涌吐使侵袭于肺、胃以及上部的邪气得以祛除是其本质。吐法代表的是气机上升,并非一定要产生呕吐。在理论上汗法是祛除在表之邪气,吐法是祛除在上之邪气,二者机制相似。

只要邪气由口鼻而入,尚停留于中、上二焦者均可应用吐法,如痰热壅盛、宿食初停、肺痈脓血。食物中毒或异物梗阻,吐法是救急的主要方法。肺气郁闭之小便不通,吐法可宣肺气,有提壶揭盖之意。

代表穴位与手法:扣拨天突、上推膻中、拿肩井、探法、逆(向上)推法、挤压法、指拨天突上1寸、向上振按中脘(或胃脘)。

岳忠:老师,最早催吐药剂叫瓜蒂散,是张仲景发明的,这类催吐药物与催吐穴位相比,哪个更实用?

袁轩:瓜蒂散是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的药方。在此之前民间也有催吐的方法,比如黄连、尸花,甚至用大便,腐肉,这些东西用完以后医生也会感觉恶心,所以自从瓜蒂散出来以后基本就不用了。其实这些方法异曲同工之处在于苦臭难闻,让胃产生本能的恶心感。人体有两个位置催吐效果非常明显,一个是舌根部,另一个是天突穴上方一寸气管两侧,刺激这两个位置也会让人产生本能的恶心感。

大凡催吐药药性猛烈,伤津耗气,用过了对身体危害很大,所以现在医者用之甚少。如用药而不吐者,需用手指或鹅翎探入喉中取吐,称为“因症用药、随药取吐”,也称为“探吐法”。所以采用穴位催吐更实用。比如轩仁同学,早晨吃的包子有问题,就可以用穴位催吐。如果找医生开药抓药熬药,小半天过去了,胃里的东西早就进入肠道了,跑肚拉稀更难受,还不如一步到位把坏东西都吐出来就没事了。

轩仁:老师,我现在胃口老难受了,想吐还吐不出来。

袁轩:你过来,把旁边的桶也带过来,给你做一下催吐法。大家看,用拇指摁住喉结上方一寸的位置,不要摁在气管上,摁在气管侧面,再向对侧拨动........

哇,一阵剧烈的恶心感从胃上涌,轩仁把胃里的食物全吐了出来,还夹杂着粘粘的痰涎。

轩仁:老师,吐完松快多了,另外为什么吐的东西里面有食物,还有痰液在里面?

袁轩:娲慧,你是西医大夫,这个问题你先回答一下。

娲慧:气管和食管都是在咽喉部开口的,在喉头上前部有个器官叫会厌,说话或呼吸时,会厌向上,使喉腔开放。咽东西时,会厌则向下,盖住气管,使食物或水不至于进气管之内。如果一个人一边吃饭一边说话,会厌有可能反应迟缓,食物就容易呛到气管里。而如果呕吐剧烈时,会厌也会出现功能失调,痰涎从气管排出来。

袁轩:娲慧同学从西医角度回答的特别专业。正常人呕吐出来的东西是从胃里出来的,咳嗽出来的东西是从肺里出来的。但吐法本身就代表着气机上行,如果这个人肺或气管有痰,痰涎就容易随着呕吐物排出来。另外大家看看轩仁同学,面红额头出汗的,包括心跳也加快,这些都是吐法导致的,所以吐法刺激强度大,常有汗出,可用于汗法的适用症。

耶福:老师,是不是这个孩子得了风寒感冒,我不用汗法,用吐法也可以呀!

袁轩:就治法本身而言能说的通,但我们不能因为吐法可以发汗,感冒孩子来了就抠人家嗓子眼呀!好好的孩子来了一个劲呕吐家长多揪心呀!这哪是治病,是要命呀!

法空:老师,孩子小有痰但咳不出来怎么办呀?

袁轩:重按天突穴或指拨天突上一寸不但能催吐,还能催咳。但孩子小,咳嗽出的痰往往吐不出来,又咽回去了,但咽回去不是到肺里,而是到胃里,分散了。人体的胃内有酸性胃液,可以杀死痰液中所含的细菌,一般不会引起其他情况,痰涎也就随着肠道排出体外。但有的孩子在往胃咽痰的过程中会引起呕吐,把痰都吐出来,这倒是好事,不是胃出毛病了。

儒信:如果刺激天突催吐效果不明显,是否还有别的办法呀?

袁轩:可以用探吐法。过去人常用手指或鹅毛深入到咽喉部位取吐。但现在用手指取吐家长怕不干净,术者操作不当还可能手指被咬破,鹅毛鸡毛的城里也不好找,其实用压舌板或筷子就可以。如果孩子不张嘴,可用拇指和中指拿住牙关穴,嘴就张开了,再用压舌板或筷子探到咽喉,在舌根的部位压一下,孩子立马就吐。如果有的人吃饭吃急了,导致嗝声连连,用这种方法也好用,但这时探法不能太过,有恶心感即可。

释笃:如果是食物中毒或喝毒药的,是否可以用这种探吐法?

袁轩:对的,这时候就别扣拨天突穴了,直接用探吐法,刺激强度大,要反复做,直到呕吐干净为止。毒素在胃里不吸收,吐出来就没事了,进入肠道就会被吸收到血液里,就麻烦了。

法空:记得小时候农村除四害,生产队发放灭蝇药水,我妈拿着饮料瓶装回家。我放学回来口渴了以为是饮料,就咕嘟咕嘟喝下去,感觉味不对已经进胃里好几口了,一会儿胃口就感觉翻江倒海的难受。我爸爸赶紧用手指探我的喉眼,探到吐不出东西为止。当时吐的我连眼泪都流出来了,吐完后胃口就好多了,就是头混胀胀的,第二天就好了。

袁轩:探吐法民间经常用,只要是暴饮暴食,导致积停胃脘,无法进行消化时,显得胀满疼痛;或不慎误食毒物,而且时间不太长时,都可以使用此法。现在经常有的年轻人,在酒桌上为了显示自己酒量好,喝多了就到卫生间用探吐法吐出来,回来再喝,反复折腾好几次。这样做多了很容易把胃折腾坏,因为呕吐毕竟是一种违反脏腑生理之常的逆运动,并且损粍胃津,伤元气。催吐的药物医学上小儿是禁用的,但探吐法可以适当用,体质过度虚弱的小儿慎用,另外邪气在中、下二焦者禁用吐法。

3.下法

袁轩:下法指的是病位在下的邪气,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的方法。其趋势为从上向下,能泻实,最直观的征象为大小便通利。二便通利,脏腑气机通畅,气血调合,自然健康无病。

凡实证、热证,病位在下者即可应用。有形邪气积停体内,尤其以中、下二焦邪气为宜,如痰饮、宿食、瘀血、虫积。无形邪气弥漫体内,如气滞、火热、湿浊。腑病气机不通,如胆绞痛、胃绞痛、癃闭。

代表穴位与手法有: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推下七节骨、揉龟尾、按揉天枢、按揉大横、推下或向下振按脘部和腹部,向下振按中脘、推箕门。

岳忠:老师,《黄帝内经》有“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中药的下法也据此确立,并分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四类,小儿推拿下法与中药下法是否有区别?

袁轩:治疗原理都是一样的。比如药学中的寒下法主要针对热实便秘,小儿推拿针对这种病症就可以采用下法+清法;温下法针对肠中寒凝积滞的里实证,小儿推拿就可以采用下法+温法;润下法主要针对津枯阴虚,肠道津液不足所致的便秘,小儿推拿可以采用下法+滋阴法;逐水法针对水饮痰积之证,小儿推拿对应治法就是下法+消法。区别在于药物下法是让患者拉肚子达到排出去的目的,小儿推拿的下法是通过增强脏腑功能达到通便效果。

道觉:老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只要是便秘,就用下法,腹泻就不能用,对吗?

袁轩:便秘,不论是虚秘还是实秘,儿推都可以用下法。由于下法具有伤津耗气沉降之性,所以虚秘不能用的太过,必要时需适当结合补法。腹泻需要辩证,实性腹泻用下法,虚性腹泻用补法。比如伤食泻吧,属于实性腹泻,吃多了导致的,大便酸肚子也胀的,也就是食物在胃肠发酵变质了,这些坏东西不排出来不行,虽然是腹泻,也必须用下法。

伊安:老师,下法的药物是让人腹泻的,已经腹泻的人就不能用,对吗?

袁轩:理论上是这样的,已经腹泻了还用泻药就变得更严重了。但如果医术高超的医生查准病因也可以用。比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曾接诊过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患腹痛溏泻病已经有五年多了。平时,只要一吃生冷或油腻的食物或瓜果梨,立即就肚子痛得受不了,腹泻更加加重而不止。医生给开的都是以“调脾”、“升提”、“止泻”、“收涩”等功效的药物治疗,但都没有效果。李时珍诊断老人是“脾胃久伤,冷积凝滞”导致的,开出50丸巴豆丸。药方一出,立马招到许多老医生的反对。巴豆是一味辛热而且有毒的泻药,用泻药治泻病,这岂不是要出人命啊!但李时珍诊断老人是“冷积凝滞”导致的,所以选择用热下的办法祛寒止泻,关键在于配合得宜把握用量。老太太胆战心惊地服用了这味药,没想到连续两天没有腹泻,气色也一天好过一天,慢慢的油腻和瓜果蔬菜也可以自由食用了,最后奇迹般地痊愈了。大家对李时珍的医术佩服得五体投地,名气越来越大。所以泻药可以用于腹泻,但要辩准病机,用量得宜。小儿推拿腹泻也可以对症用下法。这叫药穴同理。

娲慧:泻药用多了对人体危害特别大。比如我曾经接诊过一个患者,20多岁,长的非常秀气。她说小时候在商业舞蹈学校,学校为了商演利益,确保学生体重不超标,就定期给她们服用泻药降低体重。结果停药后大便特别费劲,现在严重到每次大便需要导便。我是西医大夫,针对这种情况也没有好的方案调理。老师,如果小儿推拿下法用过了,会不会导致这种严重的后果?

袁轩:泻药本身有毒性,中医治疗原则是中病即止,过了对人体危害更严重。如果长期服用泻药轻者大便功能紊乱,重者甚至需手术截肠或致命。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减肥泻药是不负责任的,不符合中医理念。推拿用下法只是增强脏腑功能,促进肠道蠕动,不是伤害机体以腹泻的形式通便,所以对症了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但如果这个孩子本身脾虚腹泻,你还用下法让他继续多泻,那就对孩子有危害了。体质比较虚弱的孩子如果出现实证腹泻,用下法可以适当配合补法。在做保健推拿时,下法可以适当用,但不建议用的太过。

伊安:泻药用量多真的能致命吗?

岳忠: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江湖医生,有一次给病人吃了一斤巴豆,第二天,病人死了。病人的父亲拖着江湖医生去打官司。法官问:“你用药时看过医书吗?”江湖医生答:“正因为看了医书,才用了巴豆。”法官又问:“医书上怎么写的?”医书上写着“巴豆不可轻用。”法官生气了:“叫你不要轻用,你为什么竟用了一斤?”江湖医生振振有词:“巴豆不可轻用,就是说要重用,所以我才用了一斤。”你说这个轻是什么意思呀?

伊安:这我明白,这个轻是轻易的轻,不是轻重的轻。

袁轩: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中,就用巴豆泻死证人药店老板。泻药对症用能救命,用错了能致命。

                                     4. 消法

袁轩:消即消与散。体内本无此物,忽而有之,使之消除谓之消法,不能完全消除,使之散开,亦为消法。消法针对的是体内的各种积聚。

适应范围包括:饮食积滞,如厌食、腹胀、胃痛、食积发热、腹泻、疳证;气滞成聚,以脘腹胀满、包块时聚时散为特征;瘀血内停,以刺痛,部位固定不移,日轻夜重为特征;痰水停蓄,以肠中气过水声、消化不良、慢性咳嗽为特征,亦见于慢性鼻窦炎、哮喘缓解期;虫证、及肠梗阻等。

代表穴位与手法:掐揉四横纹、运内八卦、揉板门、捏脊、点足三里、掐小横纹、揉掌小横纹、按揉丰隆、点阳陵泉、搓摩胁肋、摩腹、揉腹、分推腹阴阳,针对包块局部运用摩、揉、振等法。

物尊:老师,消法是清代名医陈钟龄发明的,对吗?

袁轩:清代陈钟龄只是在《医学心悟》里明确提出消法为治疗八法之一。消法的理论最早提出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坚者消之......结者散之”的治法,以后逐渐形成软坚散结之法,为消法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基础。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虽然未从理论上明确提出消法,但其在临床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创了消法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比如书中记载的消散水气的五苓散、猪苓汤等。

物尊:消法就是能让可以看得到的成团成块的东西消散开,这样理解对吗老师?

袁轩:中医对人体各种积块称之为症瘕(jiǎ),你所说的成团成块的东西可以理解为症瘕。其中,由于血液瘀积而成的积块称为“症”,常有位置固定不移、按之坚硬、推之不动的特点;气机停滞而形成的积块称为“瘕”,具有位置不定、按之空虚、聚时有形、散时无踪等特点。如果从西医解剖学来说,“症”可见,“瘕”不可见。所以消法不但可以消可见的“症”,也就是你所说的可以看到的成团成块的东西,也可消不可见的“瘕”。“症”之最初阶段为淤血初停,往往会出现刺痛感,也可以理解为阿是穴,可以针对痛点按揉。如果出现包块,可以针对局部包块采用摩、揉、振等手法。“瘕”为气结之证,可用外八卦、膊阳池等行气穴位散之。

物尊:中医还有个术语叫痞块,痞块和症瘕是一回事吗?

袁轩:症瘕只是针对气血之症,也就是气聚为瘕,血瘀为症。痞块泛指腹中肿块,包含的更广泛,比如痰饮证,食积证,也包括症瘕。《丹溪心法》有:“痞块在中为痰饮,在右为食积,在左为血块”一说。

伊安:老师,痰饮证能否给我们解读一下?

袁轩:岳忠同学是中医出身的,请先给大家讲一下。

岳忠:中医有句话叫“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人体的湿气主要是脾虚不运导致的,湿是水气弥散于人体组织中的一种状态,湿气多了就积聚成水,水为清澈澄明的;水积时间长了就变成饮证,饮也就是介于水和痰之间的产物,比较清稀的那种;饮进一步发展,就变成稠浊者的痰了。痰饮证也就是饮证和痰证的合称。肺是痰饮容易停滞的地方,脾失健运,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停聚在肺中时间长了就变成痰了,所以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袁轩:我再补充一下。痰饮证在脾,我们就可以侧重于化脾痰,穴位可选用丰隆穴、脾腧穴、内八卦等。痰饮证在肺就可以侧重于化肺痰,可用膻中、肺腧、天突、掌小横纹等。虽然中医讲生痰的根源在脾,但有时候肺痰产生跟脾关系不大,比如风寒风热侵袭到肺产生的痰,主要是外邪侵袭影响到肺的肃降功能,使水液不能敷布周身,在肺内聚而成饮成痰的,这时调脾的作用就不大,主要是化肺痰就可以了。

轩仁:老师,我早晨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胃马上就感觉难受,有恶心感。记得小时候吃多了也会恶心,打的嗝像是酸菜缸的味。这两种情况人体会有什么反应?治法有区别吗?

袁轩:人的消化系统都有一套自我保护功能,这种保护功能打个形象比喻吧,就类似人体的自我检测系统。比如你吃了不好的包子,胃的检测系统发现了,包子皮挺好的,但馅里夹杂着病猪肉,有很多毒素,不能再消化了,再消化主人就会病的,于是就让你产生恶心感,能吐就吐出来。如果胃的检测系统没发现,送到小肠了,小肠的检测系统发现了,食物里面有营养也有毒素,小肠怕把毒素吸收进来,连营养也不敢吸收了,就赶紧往大肠送。排泄物送到大肠后,大肠检测系统发现不对劲,之前下来的东西没这么多营养,再仔细检测里面还有很多毒素,于是水分也不敢吸收了,就赶紧往外排,所以腹泻的人上厕所就特别着急。这是吃了坏东西人体胃肠的反应。

再讲一下吃多了对胃肠的反应。现在有的家长怕孩子不长个,就使劲让孩子吃,尤其是姥姥奶奶带孩子的,经历过挨饿年,现在条件好了,孩子要就给吃吧,可别亏着孩子啦!比如孩子早晨七八点钟刚吃完饭,九十点钟领到街上看到麦当劳了,孩子要,家长领进去吃了一顿。中午该吃饭照样吃饭。下午一两点钟,孩子又要肯德基,又吃了一顿。这样吃的后果是食物重叠了。在正常情况下干稀混合食物在胃内停留4-5个小时才能排干净,上顿的食物没有排干净,新的食物又下来了,与上顿的混合到一起,还得四五个小时才能排出去,这样就出现恶性循环,结果孩子早晨吃的食物到晚上胃里还有。咱们知道夏天如果早晨做的饭没吃,到晚上就馊了。人的体温37度,这么高的温度,到了晚上胃里残留物就变质了,馊了,就发酵冒泡,所以就感觉胃胀恶心,打的嗝也酸不拉唧的,这时呕吐就是伤食吐。胃里的陈旧食物进入肠道后,也会继续发酵变质,就出现了肚子鼓排气多便酸的情况,这就是伤食泻。积食停留于胃肠,胃不和则卧不安,会导致孩子夜睡哭闹,这就是伤食啼。积滞久了就会生热,出现食积发热。脾伤生痰上贮于肺或邪热上熏于肺,又会导致食积咳嗽。积滞日久不消,伤及脾运,就会出现疳证。所以积食的问题不及时解决,会发展成很多病症。中医讲“六腑实而不满,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就是说六腑里面虽然是水谷充实,但不能装的太满了,需要通降,满了就堵了,不能通降了。明代医书《万密斋》就有“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意思是说要确保小儿平安健康,就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虽然这是古代育儿方法,但现在依然适用。

吃了不好的东西,只要不太严重,穴位就可以搞定。坏东西在胃用吐法,在肠道用下法,排出去就好了。另外还可以推拿健脾胃的穴位,能让脾胃功能恢复的更快些。食积的问题,不用消法,单独用下法就不好用了。首先让积食消散了,才能排出去。消食积典型的穴位有四横纹、板门、内八卦、足三里、捏脊等。积食消散开了,但还在体内,没有排出去,所以消法需结合下法,才能标本兼治。推拿上肢部穴位时,可以先推消积的穴位,再推助排便的穴位,这样做效果会更好。如果积滞没有消散,先用了下法,就做了无用功,理论上效果就会打折扣。

伊安:老师,消法药材能耗伤正气,临床中经常配合补药以扶正,小儿推拿用消法时还需要配合补法吗?

袁轩:如果小儿身体比较虚弱,消法就不能用的太过,必要时需适当配合补法。比如我这边接诊过一个病例,小男孩10个月,体虚消瘦,从出生一直腹泻,就诊时便酸腹胀,诊断现病史为伤食泻。调理方案重用消法,如掐揉四横纹用时五分钟等,3次推拿便酸腹胀问题解决了,但孩子食欲明显减退,由原来每顿喝120毫升奶变成80毫升。究其原因消法用之太过耗伤正气,遂掐揉四横纹改为推四横纹,并辅助于补气健脾的穴位,当天晚上孩子食欲就恢复正常。

                                    5、清法

袁轩:《黄帝内经》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治热以寒”、“温者清之”、“热则寒之”。所谓清者,寒水之本性,是指给予寒凉刺激的方法,以祛除体内的火热。

适应范围:时行热病,热在卫分、气分或初入营血(营分);脏腑热盛,如肠热、胃热、肺热、心火、肝火等;阴虚内热,脏腑失去营血濡养,失去津液滋润,而表现的阴虚内热或脏躁症;食积化热。

代表穴位与手法有:取痧类手法、退六腑、清天河水、水底捞月、揉内劳宫、清大肠、推箕门、捏挤大椎、清天柱骨、重推脊、摩涌泉、点三阴交、掐十宣、掐老龙、清心经、清肝经、清胃经、横纹推板门。

儒信:老师,清法的穴位都具有寒凉的特性,是否与孩子吃退烧药原理一样?

袁轩:西医退烧药属于化学合成的,可以分成激素类和非激素类药。激素类药物对人体危害大,用的非常少,市面上主要用非激素类药物退烧。这些药物的共性是吃完后能让人出汗,与用中药麻黄等发散药物退热原理一样,汗出则热散,实质上应用的是汗法原理,并非清法。

中药退热分类型,比如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太阳中风用桂枝汤,阳明病用大承气汤,少阳经病用小柴胡汤等等,这些都是根据病症不同采用不同药方配伍退热,不单是选用寒凉性质的中药。中药具有或寒、或凉、或温、或热的特性,也就是中医所讲的四气,又称四性。温和热属同一性质,温热性的中药普遍具有温经、壮阳、活血、散寒等作用,比如附子、干姜、桂枝、紫苏、当归、川芎、陈皮等。寒凉性的中药则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滋阴的作用,如黄芩、板蓝根、桑叶、菊花、石膏、知母、丹皮、石决明、钩藤等。具有清法作用的穴位与寒凉性质的中药治疗原理是一样的。

释笃:老师,现代医学的化学退烧药能否给我们详细讲一下?

袁轩:这方面不属于中医授课范围,好在咱们有专业的西医大夫在,请娲慧同学为大家讲解一下。

娲慧:西医学的退烧药包括甾体类药物和非甾体类药物两种。甾体类药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激素类药物,这里的激素指的是肾上腺皮质激素,也称糖皮质激素,比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降低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反应性而达到退烧作用,也就是压制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主动对病毒细菌发动攻击。表面看是退烧了,但细菌病毒依然在体内,甚至加重病情。经常用还能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导致很容易生病,或生病不容易好。现在经常有医生不问病因用激素药来退烧的情况,由于这种药见效非常快,竟然有患者把它们当“退烧神药”、把开出激素来退烧的医生当“神医”啦。

非甾体类药物也就是非激素类药物,是市面上最常见的。其退烧机理是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导致外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达到退热的作用。代表药有布洛芬、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安乃近、尼美舒利、双氯芬酸等。其中最常用的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这也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儿童推荐的两种退烧药。美林也就是布洛芬混悬液,与布洛芬作用一样,但剂型不一样,是专为儿童设计的退烧药。乙酰氨基酚与对乙酰氨基酚作用类似,乙酰氨基可以处于酚基的邻位、对位和间位,对位的就是对乙酰氨基酚,邻位和间位的目前没有做为药品应用。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又称泰诺林、必理通、百服宁。安乃近过去使用非常广泛,由于副作用大,已经被多国禁用了,现在国内这种药已不推荐使用了。

袁轩:因为用药不当,中国每年约有数万儿童陷入无声世界,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损伤的更多。我国现行的几千种药品制剂中,儿童专用的仅有几十种。小儿不是大人的缩小版,儿童需要用儿童药。电视广告的药品因为利益原因大部分都存在宣传误区,大家不要被误导。孩子有病,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现在有些大夫因为利益原因,也存在乱开药的问题,所以家长在选择医院或大夫时也需要注意。最重要的是家长要主动多学一些医学知识,求人不如求己吗!不要反复乱用药,等到“久病成医”了,那对孩子的危害是不可逆的。

道觉:非甾体类药物是让人体发汗排热的,人体还有什么方式可以排热呀?

袁轩:人体排热需要3个渠道来完成,出汗是其中一个方面,另外需要通过大便和小便来排热。打个形象的比喻,出汗就相当于人体打开了一扇小窗户,大便就相当于人体的垃圾通道,小便就相当于人体的下水道。如果一个人发烧了,汗毛孔闭合不出汗了,肠道也不通便秘了,小便也短赤不利了,3个排热通道都出现问题了,那么这个人就越烧越高。打开任何一个通道,都具有泄热的功效。西医非甾体类药物的清热作用,只体现了其中一个方面,相当于小儿推拿中的掐揉两扇门。

物尊:这么说排热只是解决了疾病的表面现象,没有解决疾病的根本,那我们在临床中应该怎样用药?

袁轩:今天我就延伸多讲一些。如果孩子发烧了,到医院验血,白细胞高,说明是细菌感染,这时需要结合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比如头孢、青霉素、阿奇霉素等。如果验血淋巴细胞高,说明是病毒性的,需要结合抗病毒类药物,比如病毒灵、板蓝根、金银花等。如果孩子发烧验血血项正常,这时西医开药往往就没有方向,有的甚至是联合用药。对于持续高烧不退的热闭证,西医往往没有好的办法,这时可以选用中医的“温病三宝”,也就是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这三种药用药也有讲究:安宫牛黄丸适用于那些高烧不止、神志昏迷,“稀里糊涂”的患者;紫雪丹适用于高热惊厥、手脚抽搐,经常发出乒乒乓乓声响的高热、烦躁甚至昏迷的患者;而至宝丹因为药方采用了许多芳香开窍的药材,因此对于昏迷深重伴发热痰盛,表现得不声不响的患者更为适用。中医界流传有“乒乒乓乓紫雪丹,不声不响至宝丹,稀里糊涂牛黄丸”之说。

耶福:老师,清热的穴位都具有寒凉的特性,是不是所有的热性病都可以用清法呀?

袁轩:理论上温热病都可以用清法,但实践中不完全是这样的。比如风寒发热,虽然表现为热症,但病根在于寒,这时清法就不能推的太过。病毒性发热初期,人体免疫功能是为了消灭病毒才发热,这时用清法降温往往适得其反,适当用温法扶助正气反而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功效。

耶福:具体运用清法时应注意什么?

袁轩:温热病的病因病位不同,在运用清法时要结合其它治法,比如热在卫分常配合汗法同用;热在气分或营分应注意保存津液,宁心安神,防止闭脱;脏腑热盛可与下法合用,以釜底抽薪;阴虚内热应与养阴法同用,从而滋生津液阴血;食积化热,应当与消法同用,以消其积,治其本。在运用取痧类手法,要从重从快,以局部潮红、出痧或微有紫斑为宜,与放血疗法同功。治疗前要适当饮水,以滋补津液。治疗期间需忌辛、辣食物。推拿时可配合清凉性介质,如凉水、鸡蛋清等。

6.温法

袁轩:《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寒者热之”,“劳者温之”。《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温法是指通过温热刺激作用于机体,以温养机体或祛除体内寒邪的方法。温与火同性,温属阳,能散寒。

适应范围:外感寒邪,症见恶寒、怕冷、头痛、身痛、全身酸楚、喷嚏、鼻塞、流清涕;寒邪入里,症见脘腹冷痛、形寒肢冷、拘急、心胸疼痛、呕吐、呃逆;阳气虚弱,症见面白或青、小便清长、遗尿、倦怠、久咳、久喘、哮喘缓解期、久泻、长期手脚凉。

代表穴位与手法有:揉一窝风、推三关、揉外劳宫、运与擦丹田、擦命门、擦八髎、横擦腰骶、上推七节骨、振叩督脉、摩关元、揉气海、补神阙、点肾俞、摇抖肘、摇下肢。

伊安:老师。温法是针对寒症的,寒症又分不同的类型,具体我们应该怎样操作?

袁轩:寒症分外寒和内寒,内寒又称里寒。外寒就是由外而来的寒邪,也就是六淫之一。寒邪停留于肌表,中医称之为表寒或伤寒,这时用温法+汗法治疗;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之为里实寒,主要用温里散寒之法;阳虚导致的内寒,又称里虚寒,在用温法的同时,需结合补法。

伊安:外寒和内寒应该怎样区分?它们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袁轩:寒邪在表,必然会有外感表证特点,如喷嚏、清涕、恶寒等;寒邪入里,必然会出现一时性里寒症状,比如脘腹冷痛、形寒肢冷、呕吐等;虚寒为阳虚所致,与体质有关,必然会出现长期性虚象寒象,如手脚凉、面白、倦怠体乏等。外寒与内寒虽有区别,但它们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阳虚内寒之体,容易感受外寒;而外来寒邪侵入人体,积久不散,又能损伤人体阳气,导致内寒。

炎农:老师,关于里实寒和里虚寒,能否给我们详细解释一下。

袁轩:如果从表里来分,寒气在表,中医称之为表寒,寒气在里,中医称之为里寒。但如果从虚实来分,外来的寒邪入里,称为里实寒,阳虚导致的寒称为里虚寒。

里虚寒证由于人体阳气衰微,不能温煦肢体、脏腑而引起,主要特点是脏腑机能的衰退,常表现为四肢发冷、小便清长、腹部隐痛等。这时除了用温法来驱走寒邪,还要补益阳气。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阳光普照,万物才能生机勃勃;阳气充足,方能有效解除体内的阴寒和脏腑机能的衰退,让生命焕发出活力。

里实寒证是由于寒邪侵犯脏腑、经络而导致的。由于寒邪的特性是凝固和收引,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人,体内血液会循行不畅,产生各种疼痛症状。因此,寒邪侵袭不同的脏腑、经络,就会引起相应部位的疼痛。这时可用温法结合痛点按揉,赶走寒邪就可以了,好比阳光普照则坚冰自融。寒邪一散,气血运行恢复畅通,疼痛的感觉就会消失。

伊安:娲慧师姐,对于寒症,西医大夫如何治疗?

娲慧:单独的寒症,西医就没办法解决,我们只是关注血项,有病毒或细菌才能对症用药。西医对寒症的理解是这样的,就是当人体处于受凉受寒的状态时,呼吸道防御机制功能下降,导致原存的病毒和细菌迅速繁殖,或者直接接触含有病原体的患者喷嚏、空气以及污染的手和用具从而诱发感冒的发生。

屈文:老师,为什么有的孩子得了风寒感冒,比如说打喷嚏流鼻涕怕冷的,好几天不好,到医院一检测,又属于病毒性或细菌性的呢?这时应该怎样治疗?

袁轩:我是这样理解的,当孩子受风寒以后,身体就处在阴阳失衡的状态,抵抗力就会下降,这时外来的细菌或病毒就容易侵袭人体,与娲慧同学讲的有一定区别。如果医院确诊为细菌性或支原体,需要西医治疗,中医没有太好的办法。病毒性中西医都可以。单独的寒症西医就无能为力了,只能看中医,小儿不建议用药,推拿就可以解决。

7.补法

袁轩:《黄帝内经》有“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的记载。补法是针对虚证的一种治法,是改善机体虚弱状态、扶助人体正气而设立的治法。

适应范围:先天不足,症见先天不足,发育欠佳、五迟五软五硬;后天不足,症见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脏腑虚弱及患儿整体功能状态低下,症见声低气怯、遗尿、反复感冒、便溏等。

代表穴位与手法有:补脾经、补肾经、补肺经、推三关、揉二人上马、捏脊、横擦腰骶部、揉中脘、摩腹、摩丹田、揉关元、补神阙、揉脾俞、揉肾俞、按揉足三里、点揉太溪。

屈文:老师,人体的虚证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我们应该怎样针对性的调理?

袁轩:虚证分为气虚、阳虚、阴虚、血虚四个方面。气虚和阳虚都属于阳气不足的病证,两者临床表现十分相似,容易出现疲劳,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等症状,二者区别在于,气虚体质虚弱无寒象,阳虚体质虚弱有寒象。气虚为前期症状,进一步发展为阳虚。血虚与阴虚都属于阴血不足的病证,两者的临床表现类似,都具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皮肤萎黄等症状,区别在于血虚者热象较少,阴虚者热象重。气虚阳虚的孩子重点补气温阳,穴位比如三关、气海、肺经、横擦腰骶部、擦命门、擦丹田、擦督脉等。血虚阴虚的孩子重点滋阴补血,穴位比如二马、脾经、脾腧、肾经、足三里等。另外小儿虚证的根源在肺、脾、肾三脏,所以补法应以此三脏为重点。

屈文:小儿推拿的补法与食补药补有什么区别?

袁轩:食补药补是直接通过脾胃吸收进体内而达到补的效果。推拿是通过增强人体脏腑功能,促使机体化生精、气、血、阴、阳等基本物质而达到补的功效。现在经常有的孩子食欲正常,但非常瘦,面色无华,给孩子吃了很多补品也没效果,这种情况主要是脾胃吸收功能差导致的,重点通过穴位助脾运化,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法空:过去孩子营养不良主要是食物缺乏导致的,现在食物丰富了,也不缺营养,为什么很多孩子还会出现营养不良呢?

袁轩:这与现在孩子过食肥甘厚味食品有关,就像庄稼一样,适当的肥料,能让庄稼茁壮成长,如果施肥太足,把根都烧坏了,庄稼就不长了。人体的脾胃也一样,尤其小儿脾胃不足,处在发育阶段,饮食过了很容易伤脾。脾胃偶尔受损,我们通过节制饮食及儿推调理很容易恢复,就怕脾胃损伤了也不知其因,继续照吃不误,恶性循环,就会酿成祸端。

法空:老师,中医有句话叫“虚不受补”,应该怎样理解?

袁轩:脾胃虚弱是导致“虚不受补”的主要原因,因补品又多为滋腻之品,而胃的消化与脾的运化功能又差,在服用补品后,不但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反而增加了胃肠负担,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

伊安:中药调理对“虚不受补”患者治疗原则是首先治疗虚热、痰饮、淤血、便秘等,以攻邪为主,补益为辅,邪气清除后,以补宜为主,不能做颠倒了,小儿推拿是否有这方面的要求?

袁轩:小儿推拿也有这方面的要求。比如这样的孩子食积了,需要先消积,感冒了需先治感冒,便秘了得先治便秘。病治好了,再解决“虚不受补”的问题,我们不能带着病调体质。这就象打仗一样,你还没吃饭,敌人就气势汹汹的来了,你不能等到吃完饭再迎战吧!先把敌人解决掉,再解决饿肚子的问题。这也体现了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

8.和法

袁轩:《黄帝内经》说“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这里的“圣度”指的是君王的气度,“和为圣度”就是指和法为治法的最高境界。《内经》又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就是说人体患病后应当细致地审察阴阳病变的所在,加以调整,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所以和法指的是调和阴阳、脏腑、气血,这是从广义上来划分的。而狭义的和法指的是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汗之不能解、下之又难去时所采取的一种兼顾表里的方法。

适应范围:气血失和,如夜啼、遗尿、反复感冒;水土不服之证,如吐泻、疹子、胃脘疼痛;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以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为特征;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尤其以肝脾、肝胃和胃肠等失和,如呕吐、食少、脘痞、腹泻等;大病久病后邪气虽然衰退,但依然存在,正气亦不强,难以驱邪外出,以体弱、动则汗出、微恶风寒为特征。

代表穴位与手法有:退六腑与推三关、分推手阴阳、分推腹阴阳、分推头阴阳、分推背阴阳、揉外劳宫与内劳宫、揉百会与涌泉、运水入土与运土入水、内八卦顺逆各半。

法空:老师,人体为什么会出现肝脾不和,具体应该怎样调理?

袁轩:肝和脾在生理互相影响,肝主疏泄,助脾运化,脾胃运化水谷成为精微,又要养肝,这叫木以疏土,土能涵木,二者协调,则土木繁荣,这是一种生理上良性的循环。如果脾胃出现问题了,运化失职,那缺乏气血津液养肝,肝的疏泄也会弱化,进而导致脾胃运化更加不良。同样如果一个人肝出现问题了,也容易影响到脾胃,进而影响到肝,再到脾胃。这样就会出现互相的恶性循环,这就是肝脾不和。这时要同时对肝脾用和法调理。可选用穴位比如补脾经与清肝经、内八卦顺逆各半、调小肠调大肠、脾腧与肝腧、阳陵泉与足三里等。

法空:老师,我总感觉自己胸胁胀满,每当生气上火时格外严重,并伴有胃胀恶心的,我这属于肝脾不和,还是肝气犯胃?

袁轩:属于肝气犯胃。肝脾不和与肝气犯胃均由肝气侵犯中焦所致。因为脾胃都在中焦,因此两证都会出现胸胁胀满疼痛,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等临床表现。因脾主运化,其气主升,所以肝脾不和除了肝气郁结表现外,还可表现出腹胀泄泻等脾失健运的症状;因胃主受纳,其气主降,因此而肝气犯胃,除肝气郁结外,常伴有胃脘胀满疼痛,呃逆嗳气,吞酸嘈杂,呕吐等胃气上逆的表现。

儒信:古人说小儿的病因单纯,无情志干扰,现在小儿是否会出现情志方面的疾病?

袁轩:中医把情志变化主要归纳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并把七情分属于五脏,七情太过会伤及相应脏腑,比如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忧或悲伤肺、过思伤脾、过恐或惊伤肾。小儿情志太过也会导致疾病的产生,伤及相应脏腑,这方面与肝脏最为密切。比如孩子突然断奶了,思乳不成会致病;丧父丧母,悲哀忧虑会至病;忽见异物,受恐受惊会致病;梦寐以求,却求之不得,肝郁气滞也能治病等等。只不过小儿情志正在形成,致病的程度没有成人表现的那么明显罢了。

轩仁:老师,半表半里证我还有些糊涂,能否解释一下?

袁轩:半表半里证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六经辩证病位的概念,也就是属于少阳病症。但原文只是提出了“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并未明确提出“半表半里”一词。金代医学家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第一个提出“半表半里”。从其病位来看,是已离太阳之表,而又未入阳明之里,属于邪在肝胆的病变,主要症状表现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薄白、脉弦。

轩仁:比较小的孩子,如果问是否口苦,忽冷忽热的,孩子也不会说,那半表半里症如何判断?

袁轩:小儿不能自述病情,所以又称为哑科,给诊疗过程带来不少难题,这就需要诊断者有耐心和爱心的同时,还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首先咱们要清楚寒邪由表入里的一个时间过程,一般一两天在表;三四天在表里之间;五六天入里。在表时打喷嚏流清鼻涕;表里之间喷嚏少,鼻涕往往是青黄相间;入里化热就没有喷嚏清涕,变成黄鼻涕了。从舌象来分析,最初在表为薄白苔;表里之间苔白略厚;入里化热苔就黄厚腻了。主要根据病症的时间、鼻涕、舌象来综合判断。

轩仁:半表半里证什么穴位最有效?

袁轩:半表半里证三关六腑配合是最有效的,寒象重三关多推,热象重六腑多推,其次是内外劳宫双揉。如果用和法调和脏腑阴阳气血,就可以用分推手阴阳、分推腹阴阳、分推头阴阳、揉百会与涌泉、运水入土与运土入水、内八卦顺逆各半等,也就是适用于广义的和法。

轩仁:老师,运用和法需要注意什么?

袁轩:为了体现和法的中和之象,操作时遵循不轻不重、不快不慢、不深不浅的原则。方向通常相互配合,不应朝一个方向,例如揉法、摩法、运法应顺时针与逆时针相互交替,推法可分推与合推,上推与下推配合。

道觉:老师,我问一个题外话。《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说:“道产生统一体,统一体产生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第三者,第三者产生万事万物。万物内部都包含着阴阳两个对立的方面,它们在交冲中得到和谐。”这个“和”与中医所讲的“和”是否是想通的?

袁轩:《黄帝内经》也有关于“和”的论述,比如《灵枢.脉度》篇就有:“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就是说五脏六腑阴阳调和就无病,不和则生病。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这样理解《道德经》这句话,就是世界本源在于道,道产生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相互作用产生“气”,阴阳气三者造就万物,万物在运动中达到调和的状态。如果从人体来讲,肾居首为生命本源,肾包含肾阴肾阳两个方面,肾阳蒸发肾阴产生了肾气,肾阴肾阳肾气造就万千生命,万千生命在变化中达到和谐共存的状态。《道德经》所讲的天地之“和”与中医生命之“和”是相通的。中医最高的治病境界便是调和人体平衡,也就是“和序”状态,所以说“和法”才是治法的最高境界。

                                   9.升法、降法

袁轩:《素问.举痛论》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就是说人体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脏腑经脉气机失调导致的。

升法是针对当升不升之病机,使气机上行的方法,主治中气下陷之证候,具有升阳举陷的功效。升法主要针对气机下陷之证,如久泻、头晕、咳喘、心悸、遗尿、脱肛等。代表穴位与手法有:摩百会、摩囟门、揉太阳、拿肩井、捏上脊、推上七节骨、板门推横纹、掐左端正、推三关、上推中脘、上推膻中。

降法是针对当降不降之病机,使气机下行的方法,主治气机上逆之证候,具有降气平喘、止呕止呃的作用。降法主要针对气机上逆之证,如呕吐、呃逆、嗳气、咳喘、眩晕。代表穴位有:按揉涌泉、清胃经、横纹推板门、推天柱骨、推桥弓、下推中脘、推下脊、捏下脊、肃肺法、璇玑通气法、掐右端正。

岳忠:自清代《医学心悟》中提出的医门八法以来一直为医家所沿用,老师增加的升法与降法是否会与医门八法有冲突?比如下法也可以代表气机下行,吐法也可以代表气机上行。

袁轩:医门八法下法的定义是通过泻下的方式,使停留在下焦的邪气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上焦肺胃的邪气排出体外。这邪气包括痰饮,宿食、毒物、燥屎、冷积、气滞、火热、湿毒等,均属于实证。升降之法是针对脏腑气机功能紊乱而设,与吐法和下法有本质的区别。虽然吐法同时伴有气机上行,下法同时伴有气机下行,并且穴位也有类似,但治疗目的不同,不能互相代替。

娲慧:老师,在临床治疗中人体脏腑气机的升降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袁轩:临床病症主要表现在脾胃胆肺四个脏腑。从脾来看,脾气主升,脾气不升反降就会出现中气下陷之证,比如小儿的久泻、脱肛、遗尿等,成人胃、子宫、肾下垂等;从胃来看,胃气主降,胃气不降反升会出现恶心、呕吐、呃逆等;从胆来说,胆随胃降,胆气不下行就会上逆,导致胆汁反流,出现口苦,黄疸等症状;肺主肃降,肺气不降反升就会出现咳嗽、哮喘等证。

炎农:中医有阳从左升,阴从右降之说,应该怎么理解?

袁轩:人体是以五脏为核心的,肾又是人体阴阳之根,肾阳蒸发肾阴产生肾气由左而升,带动脾气、肝气、心气上行,汇聚于肺,肺气右出下行,流注于肾阴,构成人体大的圆形气机循环路径。这就类似大气环流,在太阳辐射转化能量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动能,肾阳就相当于人体的太阳。

炎农:那六腑之气是如何运行的?

轩祖:中医讲“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因此六腑之气随阴而降。

10.总结

炎农:十大治法能否给我们做一下要点概括?

袁轩:简单的概括就是表证用汗法、里证用下法、表里之间用和法、寒证用温法、热证用清法、虚证用补法、积滞用消法、助降气用降法、催咳催吐用吐法、升提气机用升法。

岳忠:老师,中药方剂配伍有君臣佐使,有十八反十九畏,小儿推拿是否有这方面的要求?

袁轩:小儿推拿配穴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穴位处方有主穴与配穴之分,主穴是针对疾病的主要矛盾进行治疗,是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相当于君药,配穴可以协助主穴加强疗效,相当于臣药。有些疾病需要属性不同的穴位配伍,比如寒热往来时需三关六腑配合,以制约疾病的阴阳之偏,这相当于佐药。小天心被称为经络之门户,腹痛用之可以引导经气直达病灶点,相当于使药。中药配伍有十八反十九畏,小儿推拿用穴同样有禁忌,比如汗法与下法互为禁忌或慎用、温法与清法互为禁忌或慎用、补法与泻法互为禁忌或慎用、升法与降法互为禁忌或慎用、下法与吐法互为禁忌或慎用;消法与和法互为禁忌或慎用。所以说用推既是用药,不明所以何以乱推?小儿推拿不辩证,就等于瞎用药,乱用药,误人子弟!

轩仁:老师,治法互为禁忌或慎用方面给我们具体讲一下。

袁轩:治法在临床中特别重要,病症表现不同,治法也不一样。比如孩子得了风寒或风热感冒,病邪本身在表,我们可以用汗法,如风池、二扇门很容易把病邪祛除,但如果用下法直接退六腑就容易引邪内陷,导致疾病加重;再如孩子是因为心火导致的夜啼,我们可以用清心火的穴位内劳宫,而用了温阳的穴位外劳宫,会导致当晚孩子哭闹的更重;又如孩子因为晚上睡的沉,也就是尿憋不醒导致的遗尿,我们可以用醒脑的穴位,如风池、太阳、振脑门等以醒脑开窍,如果用了镇静安神的穴位,如耳后高骨,会导致孩子晚上睡的更沉,就加大了治疗遗尿的难度。

炎农:中医经常讲补讲泻,治疗十法中有补法,为什么没有泻法?

袁轩:其实我讲的汗法、下法、清法、吐法主要针对体内的实证,都属于泻法,也就是泻法又分为不同的治法。从狭义来讲,泻法针对的是体内的各种实证,实在表通过汗法排出体外谓之泻法,实在里通过下法排出体外亦谓之泻法,热证通过清法使之消除同样称之为泻法,痰涎壅盛或胃有宿食通过吐法排出也为泻法。从广义来讲,凡是能降低人体和脏腑的兴奋性,抑制经气的传导,减低脏腑的功能谓之泻法,泻法具有降温、镇静、安神、抑制的作用。比如上面提到遗尿的孩子,睡的沉,本质就是正常的大脑功能受抑制,功能不足的表现,这时应该用补法,促使大脑兴奋,功能增强,所以用风池、百会、振脑门等以醒脑开窍。这种情况大脑功能本身受抑制了,如果还用耳后高骨去抑制大脑的功能,促进睡眠,就会导致孩子睡的更沉,治疗效果就无从谈起。

 注:本文来源于轩祖学派袁轩老师创立的《医道医德》,转载请注明出处。详见网址:

http://www.zytnw.com/index.php/cn/Honor/index/tid/11.html


返回顶部

地址:沈阳和平区文化路39号南湖科技大厦309   电话:18840052749   传真:暂无    版权所有:辽宁省共合文化发展研究有限公司
ICP备案编号:辽ICP备150088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