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8840052749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共享加盟 儿童专项 成人专项 袁轩讲座 案例展示 轩祖学派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最新公告:
轩祖鼻腺科采用四联综合调理方案:特定儿推+药浴+药敷+压豆,解决儿童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及鼻炎鼻窦炎鼻甲问题,中医鼻腺调理新突破,疗效显著不易反弹,绿色康养方案!
联系我们更多>>
18840052749
地址:沈阳和平区文化路39号南湖科技大厦309
电话:18840052749
传真:暂无
邮箱:2197393823@qq.com

轩祖学派

第五章 八纲论-《医道医德》-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总论

发布时间:2020/07/28
第五章 八纲论-《医道医德》-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总论

袁轩:八钢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是中医各种辩证的总纲,小儿推拿属于中医疗法,必须以八纲辨证为指导才能抓住治疗核心。
                                1、阴阳篇

袁轩:首先讲一下阴阳。阴阳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是八纲的总纲,即将表、里、寒、热、虚、实再加以总的概括。一般表、实、热证属于阳证,里、虚、寒证属于阴证。阴证和阳证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疗等已述于表、里、寒、热,虚、实六纲之中。但临床上阴证多指里证的虚寒证,阳证多指里证的实热证。

阴证是体内阳气虚衰、阴气偏盛的证候。一般而言阴证必见寒象,以身畏寒,不发热,肢冷,精神萎靡,脉沉无力或迟等为主证。是由脏腑器官功能低下,机体反应衰减而形成,多见于年老体弱,或久病,呈现一派虚寒的表现。小儿阴证主要是因为先天肾阳不足或后天发育迟缓所致。另外寒邪侵入体内也属于阴证,此为实寒。

阳证是体内阳气亢盛,正气未衰的证候。一般而言阳证必见热象,以身发热,恶热,肢暖,烦躁口渴,脉数有力等为主证。由脏腑器官机能亢进而形成,多见于体壮者,新病,初病呈现一派实热的表现。另外阴亏导致的热证也属于阳证,此为虚热。

阴阳学说认为,疾病的本质在于阴阳失衡,包括天人之间的阴阳关系失衡和人体自身的阴阳关系失衡。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在于恢复这种紊乱的关系,使之复归于阴平阳秘的状态,也就是人体阴阳平衡了,自然就没有病。

耶福:老师,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给我们解释一下阴阳,这样我们能更好理解些。
袁轩:阴阳我们可以用肉眼直观的看到,但更主要在于你的感觉。我们直观能看到的,比如大自然吧,太阳或天空属于阳,地球或大地属于阴;白天属于阳、夜晚属于阴;如果遇到阴天下雨了当然属于阴,大晴天当然属于阳了等等吧。我们能感觉到的,比如一年四季吧,春夏属于阳,因为春夏天气逐渐变得暖和了,阳气上行,所以属于阳;秋冬属于阴,因为我们能够感觉到,秋冬天气逐渐变得寒冷,阴气下行,因此属于阴。再比如大家在学中医的过程中,最初有可能你没听懂,脑袋朦朦胧胧的,这时你的思维就处在阴的状态;如果你开始听的懂了,豁然开朗,这时你的思维就处在阳的状态。 所以阴阳在生活中是相对的两个方面,无处不在,更多的在于你的感觉,在于你的理解。
 耶福:男女也能分阴阳吗?

袁轩:大家都知道男的阳气足,有阳刚之气,就归为阳,女的阴气盛,有阴柔之美,属阴。所以从传统家庭来讲,男性为一家之主,女性为辅。但现在有点变了,有很多家庭女性说了算,男性为辅了,有点进入母系社会的味道。本来属于男人的地位被女人霸占了,所以打仗就多了,闹离婚也多了,阴阳失衡了最终只能分手。

伊安:老师,你有点歧视女性啦!

袁轩:男人是天,女人是地,是中国人固有的理念。这涉及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并不是带有歧义或者不好的意义的话。天,高高在上,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象征男人在家里的威望与支撑;地,脚踏实地,给人一种安稳放心的感觉,像是港湾,男人再勇猛,也要有女人在家才能安心的工作。
再从人体左右来讲吧,不论男女,左侧均为阳,右侧均为阴。比如小儿推拿,有人不理解为什么推拿以左手为主,这是因为左手属于阳,推拿左手可以更好的调动人体的阳气,去战胜疾病,如果推右手,阴气起来了,就麻烦了。如果从脏腑来讲,五脏属于阴,六腑属于阳,这就是为什么以五脏命名的经络都要加上阴字,比如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等,以六腑命名的经络都要加上阳字,比如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等。
法空:人体穴位可以分出阴阳吗?
袁轩:穴位有阴穴与阳穴之分,阳穴其性似火,具有温煦的作用,阳穴位于阳分,比如手背、前臂桡侧、后背、大腿外侧。阴穴其性似水,具有滋润的作用,阴穴位于阴分,比如手掌、前臂尺侧、胸腹部、大腿内侧。

法空:老师,阴分和阳分应该怎样区分?
袁轩:这其实非常简单,你就想象着中午一个老农民弯腰在田间除草的情景。太阳光能够直射到的位置就是阳分,比如手背、胳膊的外侧,也就是西医所说的桡侧,后背,大腿的外侧,这些部位太阳光都能直射到,就属于阳分,并且这些部位上的穴位就是阳穴。太阳光照不到的位置就是阴分,比如手掌、胳膊的内侧,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尺侧,胸腹部,大腿内侧等,这些地方太阳光照射不到,就属于阴分,这些部位上的穴位,就属于阴穴。这样理解就简单多了。
法空:临床中如何具体应用?

袁轩:理论上阴病治阳,也就是阴病需要用阳分上的穴位治疗,比如久泻、久咳、久喘、畏寒、肢冷、遗尿等阴证,可选取阳分上的穴位,如外劳宫,一窝风、三关、阳池、督脉、腰骶部、足三里等。反之,阳病治阴,也就是阳病理论上需要用阴分上的穴位治疗,比如,高热、神昏、急惊、热哮、便秘等阳证,可选取阴分上的穴位,如内劳宫、小天心、天河水、六腑、阴池、内八卦、任脉、腹等阴部穴位。

但这里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比如二马穴吧,如果从位置上来看,在手背上,应该属于阳分上的穴位,但从属性来讲它是典型的阴穴,这个穴位转化阴液效果是最强的,不论阴虚、干咳、盗汗以及其它津液不足的问题,按揉二马穴都可以让脏腑器官更好的转化阴液以应对疾病。再比如丹田穴,位置在小腹部,属于阴分上的穴位,但从属性来讲它是典型的阳穴,温助元阳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不论是手脚冰凉的问题,脏腑积寒,肾阳虚等等吧,这个穴位效能特别强。
法空:治疗要点是什么?

袁轩:治疗的要点就是阴少了也就是阴虚,就多用滋阴的穴位,同时必须兼顾脾胃的穴位,因为人体所有的阴液都是脾胃化生的,所以不能把这个源头疏忽了。阳少了,也就是阳虚,就多用温阳的穴位,比如丹田、命名、三关等等。同时不论阴虚还是阳虚,都需要考虑到平衡的问题,最典型的穴位就是手阴阳,这个穴位可以协调其它穴位快速的让人体失衡的状态得到改善。其它的比如三关六腑配合、内外劳宫双揉、分腹阴阳、分背阴阳等等都可以根据实际病症灵活运用。

法空:阴阳配穴的原则是什么?

袁轩:以平为期。第一,相反相成配伍。将阴阳属性和部位不同的穴位进行配伍,以加强疗效或制约病症和穴位的阴阳之偏。如天河水与二马、内劳宫与涌泉配合可交通心肾之阴阳;摩百会与擦涌泉配合可交通上下之阴阳;内外劳宫双揉和内外八卦同运可调节内外之阴阳;退六腑与推三关按比例操作,可使水火不至太过,阴阳不至太偏,恰到好处的适应了具体小儿的阴阳状态。第二,同类穴位配伍。将阴阳属性相同的穴位配伍可加强疗效。比如头面四大手法,开天门可调节天人之阴阳,推坎宫可调节脏腑之阴阳,揉太阳可调节左右之阴阳,耳后高骨具有宁心安神镇静作用,四穴配合,可以扩大调节阴阳的范围,加强调节阴阳的力度;古人补益,常取小腹部与腰骶部的丹田与命门,以加强温助元阳之功效;捏上脊与拿肩井配合,二者均温助升提,则升阳举陷之功更显著。

屈文:老师,你上边讲的阴阳是八纲的总纲,表、实、热证属于阳证,里、虚、寒证属于阴证。这里边把寒热归为阴阳好理解,如果把表、实归为阳,里、虚证归为阴,我就不明白了。

袁轩:表证实证归为阳,里证虚证归为阴,就涉及到经络学及脏腑方面的理论,讲起来比较复杂,这里就不多讲了。或者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比如八纲辩证中的寒热吧,寒可以理解为阴、热可以理解为阳;另外的比如表里吧,又可以分出表寒、表热、里寒、里热,这都与寒热相关,最终统一到阴阳上;这个虚实中的虚又分为虚寒或虚热,实又分为实寒、实热,这些都与阴阳相关。中医很多东西很难说对与错,因为每个人的理解方向不一样,所以出来的结果就有很大的不同,但只要你对一个问题的解释符合中医的基本规律就行,不可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屈文:老师,您刚才说寒可以理解为阴、热可以理解为阳,是不是在自然界中阴就是寒,阳就是热呢?

袁轩:在中医可以这样理解,阴证就是寒证,包括实寒和虚寒,阳证就是热证,包括实热和虚热。但放在自然界中,这样的理解就片面了,比如天和地吧,天为阳地为阴,你能说天就是热地就是寒吗?大家学中医不能从单一的角度考虑问题,要从多角度多思维考虑。

袁轩:大家对没学过的中医名词千万不能随便从字面上来解释,否则很容易闹出笑话。咱们知道,胃的主要功能是主受纳,就是接受容纳食物的意思,如果胃的受纳功能失职了,不愿意进食了,中医的表述就是纳呆或胃不受纳。咱们可以理解纳呆为厌食、没胃口、或胃的蠕动功能差等等都可以。如果你是一个专业的讲课老师,下面的学员问类似这样的问题,你不懂就随口一说,那就贻笑大方了。咱们回到今天的正题上,耶福同学,如果从阴阳来分析,纳呆属于阴还是属于阳呢?

耶福:老师,纳呆属于功能低下,应该属于阴。

袁轩:屈文同学,你回答一下。

屈文:这要结合具体病症分析,有可能是阴,有可能是阳。经过这几堂课的学习,我感觉到人体的每一种病与寒热都有关系,纳呆属于胃腑功能低下,属于虚证,而这虚证又可以分为虚寒或虚热,虚寒导致的纳呆就应该属阴,虚热导致的纳呆就应该属于阳。

袁轩:说的非常好。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对性,中医病症也一样,一种病症可以分出阴阳两种类型,但一种病症与另一种病症又可以是阴阳相对的。比如胃不受纳与消谷善饥对比,胃不受纳就是胃的蠕动慢导致厌食,属于阴;消谷善饥就是胃的蠕动快导致能吃,属于阳。              

2.表里篇

袁轩:下面我与大讲一下八纲辨证中的表里。这表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从字面上理解,表就是在体表,里就是在体内。中医的表里特指病邪的深浅及病情的轻重。如果病邪在体表,那就是表证,表示病情较轻;如果病邪在体内,就是里证,表示病情较重。一般而言,病症在表,就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或者怕冷、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微汗出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了,我们就可以判断病位在表,治法上我们就可以用汗法,比如掐揉两扇门、拿风池、拿肩井等等,这些穴位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强,会很容易把进入体表的邪气通过汗法发散出去。病症在里主要涉及到五脏六腑的疾病,这时需要根据病症特点,结合脏腑相关的穴位进行补泻,并结合消法、清法、下法、吐法等针对性调理。半表半里证即病邪既不在表,又未入里,介于表里之间,而出现的既不同于表证,又不同于里证的证候,这时需要用和法调理。

法空:老师,汗法的实质是什么?与肺主宣发功能是否有关联性?
袁轩:汗法不一定必须得出汗,汗法本质上在于向外发散邪气,这与肺主宣发功能是相互关联的。咱们知道,皮毛由肺所主,汗法实质上就是通过宣发肺气直达皮毛,把邪气排出体外。所以出不出汗只是表面现象,邪气能不能排出体外才是根本。同时汗法可以助肺宣发,把营养更好的发散到皮毛,对皮肤干燥、粗糙、枯槁等证有效。汗法的穴位都具有助肺宣发的功能,其中二扇门效果尤其显著。
法空:老师,给我们具体讲一下病邪由表入里的过程。

袁轩:病邪由表入里需要有三个条件:首先病邪属于外感六淫,其次是治法不当或患者正气虚,最后是需要时间传变。病邪在表反映出来的症状就是表证;病邪在里反映出来的症状就是里证;在两者之间就叫半表半里。小儿推拿用的穴就需要根据病症的发展来调整。
比如孩子刚感冒第一天,来的时时候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低烧、舌苔薄白,这是典型的表证特点,如果一看来的孩子发烧了,就直接用退六腑来清热,麻烦事来了,第二天孩子症状往往就会加重,因为退六腑是典型的下法代表,很容易导致引邪内陷,是表证忌用的穴位。这时我们应该用什么法呀?对的,用汗法,直接把邪气发出体外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来时已经感冒3天了,一阵说冷又一阵说热的,鼻涕也是青黄相间的,这说明病邪在半表半里,这时在夹层里边用汗法发不出去,用下法也排不出去,只能用兼顾表里的和法来治疗了。
如果这个孩子来时已经感冒5天,没有外感表证了,出现高烧,大便干燥,小便黄,厌食,舌苔厚腻的症状。这时说明病邪已经入里化热了,表证变成了里证,我们就可以主要用下法来治疗,热从便解吗。排便咱们要记住有两个方面,不要单纯认为就是大便,还有小便。排大便我们可以用清大肠,排小便可以用清小肠,大便小便都有效的就是退六腑,因为大肠小肠都属于六腑吗。这个阶段如果以汗法为主治疗,就是南辕北辙了,但也可以辅助性的用汗法,因为出汗毕竟是人体排热的一个渠道,但不能以汗法为主治疗。
下面再为大家形象的表述一下邪气由表入里的过程。比如寒邪吧,最初停留在体表,体表由谁保护哪,咱们知道肺宣发卫气是保护体表的,这个卫是保卫的卫,而不是脾胃的胃,大家不要理解错了。卫气也是正气的一种,寒邪想进入体表,卫气相当于保护城池的第一道围墙,它的职责就是保护身体的,不能让邪气从体表进入体内,这时正邪相争于体表,就会出现脉浮、恶寒、发热、头痛、喷嚏、鼻塞等现象。经过一两天的争斗,邪气被卫气赶出体外,哎,说明这个人抵抗力强,正气足。如果卫气被打败了,寒邪突破卫气往体内走,进入半表半里了,相当于进入城池的第二道围墙。这时往往会出现寒热往来的症状,这是正邪相争于表里之间,互有胜负导致的。
如果邪气突破第二道防线,就相当于进入城池,影响到脏腑功能了。我们常说的感冒夹惊、夹滞、夹痰、夹咳等大多是这个阶段的表现。夹惊就是影响到肝脏功能了,会出现一时性惊厥;夹滞就是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了,出现乳食停聚不化、厌食等症状;夹咳就是影响肺的肃降功能了,出现肺气上逆的症状;夹痰就是津液凝聚为痰,引发或加剧咳嗽。
法空:经常有的孩子既有表证的特点,又有里证的特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袁轩: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之为表里同病,也就是表证和里证在同一个时期出现。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初病即见表证又见里证;二是发病时仅有表证,以后由于病邪入里而见里证,但表证未解,也称为表里同病;三是本病未愈,又兼标病,如原有内伤,又感外邪,或先有外感,又伤饮食等,也属表里同病。治疗原则为表里双解。

法空: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中医的表里指的就是体内和体表?

袁轩:中医的表里不单指的是体内、体表,还包括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经络之间的表里关系。比如相对于脏腑而言,五脏属里,六腑属表;相对于十二正经而言,属于五脏的经络为里,属于六腑的经络为表。
                                    3.寒热篇

袁轩: 八纲辩证中包含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对于阴阳表里虚实,没学过中医的人可能理解起来挺费劲的,对于寒热来说大家都知道,如果开个玩笑话动物界都知道。天冷了,快到冬天了,青蛙、蛇类等动物都知道提前猫到洞里,准备休息了,包括北方的熊,也有冬眠现象。没有冬眠现象的动物也会在天冷的时候找一个暖和的地方呆着,天热的时候找一个凉快的地方,或者到水里洗洗澡。到了春天,春暖花开了,动物界就开始热闹了,该醒的醒了,该出来活动的就出来活动了。
这些都是动物界的本能,或者说他们有简单的思维,知道天冷的时候该做什么,天暖和的时候该做什么。而人的大脑会把本能的感知上升到思维,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寒热,寒热在身体的表现是什么,出现寒热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它。哎!我们的祖先逐渐把这些生活中最常见的感知总结出来,并延伸发展,中医就应运而生了,其中就包括今天我所讲的八纲辨证中的寒热。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是用以概括机体阴阳盛衰的两类证候。一般来说,寒证是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表现的证候,热证是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所表现的证候。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辨别寒热是推拿时使用暖穴和凉穴的依据,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娲慧:老师,寒热是否与八纲中的其他人六纲存在关联性?
袁轩:寒热与“阴阳表里虚实”六纲关系非常密切。如果从阴阳来分析,寒代表阴,热代表阳。如果这个人受凉了,可以说这个人是寒症,也可以说是阴证。如果这个人受热了,可以表述为热症,也可以表述为阳症。这时的寒热代表的是外来的邪气。如果这邪气仅仅停留在体表,中医的表述就是表寒或表热,如果这邪气由表入里了,中医的表述就是里寒或里热。如果从虚实来分析,这种寒热都属于实证,因为它都是人体不该有的东西停留在体内,所以也可以表述为实寒或实热。
娲慧:上边所讲的寒热,咱们说是外来的邪气,这好理解,那么为什么中医又说寒热可以理解为一种功能状态?这让我一直很困惑。

袁轩:中医的寒热如果从体质上来理解,它就是一种功能状态。比如这个人平时手脚凉,怕冷,夏天都得盖厚被,这种体质我们称之为阳虚,或者是虚寒体质;如果这个人平时手心脚心热,盗汗,爱过冬天不愿意过夏天,这种体质我们称之为阴虚,或者是虚热体质;如果这个人平时没有明显的寒热症状,阴阳气血调和,面色红润,精力充沛,我们称之为平和体质。咱们看,这里的寒热就代表着人体的一种功能状态,或者偏热、或者偏寒,或者阴阳调和不寒不热。从虚实来分析,刚才所讲的其实对应的就是人体的虚证,或者是阴虚、或者是阳虚。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这寒热与虚证挂钩,它就是一种功能状态,如果与实证挂钩,它就是一种邪气。

娲慧:人体如果受寒或受热了,会自动恢复到平衡的状态吗?
袁轩:咱们知道,人体有强大的自愈功能,当外来的寒邪进入体内时,人体的排寒功能就会发生作用,当外来的热邪进入体内时,人体的排热功能就会发生作用,这种功能很大程度体现在人体的经络穴位上。比如从寒热来分,人体的穴位有暖穴和凉穴之分。暖穴可以催动人体的生热功能,扶助正气,如外劳宫、一窝风、三关、命门等等,如果受凉了,人体的暖穴就发挥作用,自动的去温热机体;凉穴可以催动人体散热功能,清热泻火,如内劳宫、天河水、六腑、箕门、水底捞月等,当人体受热时,人体的凉穴就发挥作用,自动的去清热泻火。如果这种外来的邪气比较重,压制住了人体的自愈功能,就可以用手法刺激这些穴位,激发人体的自愈潜能,去战胜疾病。

娲慧:老师,小儿推拿治疗的关键点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袁轩:第一疾病的辩证准确,第二穴位得找准确,第三手法的专业。如果疾病辩证不准,那你就没有方向感,就像战场上胡乱开枪的士兵一样,很难命中目标。疾病辩证准确了,如果穴位找不准也不行。比如我们刚进入一个黑乎乎的房间吧,第一步都知道需要找开关把灯打开,如果这灯的开关在左侧墙,而你却按右侧墙的开关,再怎么按也没有用,按到左侧了,啪一声灯就亮了。所以穴位找准确了,你离成功又进了一步。我们辩证准确了,穴位找准了,手法不专业也不行。小儿推拿手法基本要求在于轻快、柔和、平稳、着实。为什么轻呢?小儿跟成人不一样,手法重了受不了,在轻的基础上要达到刺激量,那就需要相对快些。柔和就是小儿不能用生硬的手法。平稳指的是一个节律,不能忽轻忽重,忽快忽慢。手法最终都要体现在着实上,这着实不是你需要用太大的力量,也就是要求不能浮在表皮上,比如推法要压住皮肤推,揉法不是在皮肤表层揉,而是把表层下面的肉也揉动起来。
娲慧:对于寒证热证,临床中具体应该如何治疗?
袁轩:寒和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轩祖派小儿推拿把它归类到病性里,一般而言,寒证用暖穴,热证有凉穴。这寒我们又可以分出表寒、里实寒、里虚寒。表寒就是外感寒邪,主要表现就是恶寒、怕冷、头痛、身痛、全身酸楚、喷嚏、鼻塞、流清涕,这时用温法的同时要结合汗法。里实寒,就是寒邪由外入里了,症见脘腹冷痛、形寒肢冷、拘急、心胸疼痛、呕吐、呃逆等。里虚寒就是肾阳虚导致的,症见面白或青、小便清长、遗尿、倦怠、久咳、久喘、哮喘缓解期、久泻、长期手脚凉。这里讲的里虚寒和里实寒都可以用暖穴,但用的穴位偏向不一样,比如里虚寒证主要是肾阳亏虚导致的,就可以侧重多用命门、丹田等,以温助元阳;而里实寒是外来寒邪入里导致的,就可以侧重用三关、外劳宫、一窝风、二扇门等,以温里散寒。

这热同样也分为表热、里实热和里虚热。表热用清法结合汗法,但清法不能用的太过,过了会影响到汗法的功效;里实热需要用清法结合下法;里虚热则需以滋阴为主,适当结合清虚热之法。

4.虚实篇

袁轩:虚实是辨别人体的正气强弱和病邪盛衰的两纲。一般而言,虚指正气不足,虚证便是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而实指邪气过盛,实证便是由邪气过盛所表现的证候。《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若从正邪双方力量对比来看,虚证虽是正气不足,但邪气也不盛;实证虽是邪气过盛,但正气尚未衰,表示正邪相争剧烈的证候。辨别虚实,是治疗采用扶正(补虚)或攻邪(泻实)的依据,也就是所谓的“虚者补之,实则泻之”。

 轩仁:这个虚从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虚弱的意思,那么这个实,是否可以理解为老实,受人欺负的意思!

娲慧疑惑道:不太明白,能否详细说一下?

轩仁:就拿我从小来说吧,老实芭蕉的,胆也小,说话也磕巴,不愿意接触人,总受人欺负。记得最刻骨铭心的一次是在小学二年级,放学了,我们一个屯的,有个四年级的大孩子欺负我,我第一次大胆的骂了一句,结果被人家拿着柳树条子一直抽到家。我胆也小,不敢还手打人家,就哭着回家。当时在我心目中它欺负我了,并且用条子抽我,它就是一个坏蛋,就是一个邪魔,我老实呀,只能被欺负。《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叫:“邪气盛则实”,也可以这样理解就是你体内邪气多了就是被欺负了,就是实证,这个邪气就相当于从小欺负我的那个家伙,他欺负我的过程就是实。《黄帝内经》另外一句话叫“精气夺则虚”,我本身而言胆小怕事就是虚吗!你说这个实是否就可以延伸为欺负欺凌呀!

娲慧听完笑曰:把小时候的事与中医的虚实相类比,轩仁师兄,你现在不虚了,已经很强大啦!轩仁苦笑道:哎!往事不堪回首,跟袁轩老师学了中医知识,才感觉找到了自信呀!

娲慧:嗯,中医能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有老师带我们,路会越走越宽的!

袁轩:轩仁同学用生活中的经历给大家做个形象的比喻,虽不登大雅之堂,但确实有几分道理。
咱们知道,中医很多经典之言都来源于《黄帝内经》,“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呢?邪气盛则实就是你体内不该有的东西出现了就是实,也就是体内停留和积蓄着不应该停留和积蓄的物质。比如外来的中医称之为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侵袭人体了,它就是实证;内生的,比如痰、饮、宿食、毒素、瘀血、浊气、癌肿等,也属于实证。精气夺则虚指的是你自身该有的东西缺少了就是虚证,也就是人体的精、气、血、阴、阳等基本物质不足就是虚。比如精少了中医称之为肾精亏耗或者阴虚,气少了中医称之为气虚,血少了中医称之为血虚,阳少了中医称之为阳虚等等。大家只要记住一个要点,就是人体该有的东西缺失了,少了,就是虚证;人体不该有的东西出现了,不论是内生的还是外来的,都属于实证,这样大家在临床中就好分辨了。
轩仁:老师,中医资料经常把虚实与寒热一起表述,比如虚热、实热,虚寒、实寒这样的概念,感觉越看越糊涂,能否给我们详细解读一下?

袁轩:我给大家画个天平讲解一下。人的正常状态是阴阳平衡,不寒不热。这个天平每边都放两个相同重量的砝码,一边代表阴也就是寒,另一边代表阳也就是热。假设人体正常阴和阳的砝码都是两个,两边砝码重量都一样,天平就处在平衡的状态。如果把阴的这面的砝码撤掉一个,你说这个孩子表现什么相对多了?

轩仁:阳(热)相对多了。

袁轩:对的,阳相对多了,所以他表现为热证。而这个阳其实是人体正常该有的,只不过是阴少了而表现为阳相对多了,所以中医的表述就是虚热或者是阴虚。这时小儿推拿治法要求以滋阴为主,辅助于清虚热。滋阴的我们知道有二马穴吧,清虚热我们知道有水底捞月吧。阴补上去了,再适当清清虚热,哎,这个孩子阴阳就平衡了,问题解决了。好,我把阴这面的砝码再添上去,人体又回归到阴平阳秘的状态,我再把阳的砝码撤掉一个,这个孩子表现什么相对多了?

轩仁:阴(寒)相对多了。

袁轩:对的,阴相对多了,所以他表现为寒证。而这个阴其实是人体正常该有的,只不过是阳少了阴就相对多了,所以中医表述为虚寒或者阳虚。这时治法上就应该以温阳为主,比如丹田、命门、督脉等,同时要适当兼顾一下滋阴。好,这个天平重新再回到平衡的状态,左右都是两个砝码,我把阴的这面砝码再加一个,变成3个,你说这时什么多了?

轩仁:当然是阴(寒)多了,表现的是寒症。

袁轩:这个寒是多余的人体不该有的,属于实证,如果从虚实角度应该怎样表述这个寒呢?

轩仁:这就是实寒了,老师。

袁轩:对的。比如外来的寒侵袭人体,或者过食寒凉食物导致胃寒,或者肚子受凉了等等,这种情况中医表述就是实寒或者阴盛,这时我们就可以多用外劳宫、一窝风、三关、二扇门等穴位以温里散寒。下面我把阴这面多余的砝码拿掉,天平有回到平衡的状态,阳的这边砝码我加一个,你说这应该怎样表述呀?

轩仁:表现为热症,这个热属于实热。

袁轩:对的,看来你已经明白了。比如外来的热侵袭人体,或者是食积化热,肝郁化热,心火、肝火、胃火等等吧,这种状态中医表述就是实热或者是阳盛。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天河水、内劳宫、六腑等清热的穴位。

轩仁:完全明白了,非常感谢老师的指点。还有个小问题就上边你说的虚寒证在温阳的同时要适当结合滋阴,这是为什么?

袁轩:请岳忠同学帮助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岳忠:老师这段虚实寒热的讲解如果搬到大学课堂里,那可是老受欢迎了!关于温阳要结合滋阴的问题,我为大家讲一下从古代至今一直备受医家推崇的补肾良药: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用于阴虚证。金匮肾气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附子、肉桂两味温阳的药物,用于阳虚证。药理中阳虚证不能单独温阳,必须结合滋阴。

袁轩:对的,穴位与用药原理是一样的,如果不滋阴单独温阳不就成了无根之阳了吗?

岳忠:现在市面上很多所谓“壮阳药”,其实大多含雄激素或类激素的药物,一味的“壮阳”而不兼顾阴,只能是饮鸩止渴。

轩仁:老师,我拜读了您的《物道理论》,深受启发,如果从阴阳来分,物就是阴,道就是阳,这种观点对吗?

袁轩:如果从事物的相对性来说,可以这样理解。

屈文:如果物理解为阴,道理解为阳,那《物道理论》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阴阳学说换了个名词。

轩仁:不应该是这样,阴阳学说的核心是阴阳相对,物道理论的核心是物道相和,有本质的区别。

袁轩:古代思想家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构成,这两个方面就称为阴阳,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人体上下等,其核心是阴阳相对,主要是从两个事物相对性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来探索依存关系。物道理论认为:万物是由物与道组成,即构成事物的结构与本身属性组成,其核心是物道相和,主要是从事物的相和性观察其存在的两个方面。物道理论偏重于对事物内在属性的解读,即隐象解读,阴阳学说偏重于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解读,即显象解读,这与古人观察事物的局限性有关。

注:本文来源于轩祖学派袁轩老师创立的《医道医德》,转载请注明出处。详见网址:

http://www.zytnw.com/index.php/cn/Honor/index/tid/11.html


返回顶部

地址:沈阳和平区文化路39号南湖科技大厦309   电话:18840052749   传真:暂无    版权所有:辽宁省共合文化发展研究有限公司
ICP备案编号:辽ICP备150088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