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8840052749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共享加盟 儿童专项 成人专项 袁轩讲座 案例展示 轩祖学派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最新公告:
轩祖鼻腺科采用四联综合调理方案:特定儿推+药浴+药敷+压豆,解决儿童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及鼻炎鼻窦炎鼻甲问题,中医鼻腺调理新突破,疗效显著不易反弹,绿色康养方案!
联系我们更多>>
18840052749
地址:沈阳和平区文化路39号南湖科技大厦309
电话:18840052749
传真:暂无
邮箱:2197393823@qq.com

轩祖学派

第十八章 意识论-《医道医德》-轩祖学派中医哲学体系-三元论-袁轩

发布时间:2020/07/28
第十八章 意识论-《医道医德》-轩祖学派中医哲学体系-三元论-袁轩

物尊:老师,今天我想讨教一下意识与灵魂方面的问题。

轩祖: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大家可以先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物尊:我是唯物主义者,按唯物观解释,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在两者之间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存在的反映,灵魂只是人们的假想,根本不存在。

道觉:我崇拜老子的道学,万物之所以有名字,是意识参与的结果,所以《道德经》有:“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真正意义上的物质不是名字可以定义的,正如《道德经》所说“名可名,非常名”。因此物质现象只是意识的反映,而灵魂是独立于意识存在的。

释笃:我信佛,佛学认为意识是随着“飞人”一起来到地球的。佛教里不承认有永恒不变的灵魂,但承认轮回转世。

耶福:我信基督教,上帝造人的同时,也造就了意识,基督教不承认轮回转世,灵魂是上帝赐予的,死后都要归于上帝。

伊安:我信伊斯兰教,灵魂是真主(阿拉)所创造的,真主为每一个新身体创造一个灵魂,最终会到天堂或地狱,在复活之时,灵魂和身体将会重新复合。

娲慧:在中国也流传着女娲造人的传说,我崇拜女娲,不是因为女娲能化生万物,而是女娲给华夏文明带来的影响力。

炎农:现在科学只能证明,物质能够产生物质,物质与物质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与能量也可以相互转化,但不能证明物质能够产生意识。

屈文:意识是依附于人体之上的一种反物质,这就像阴阳相对一样,构成事物的两个方面。

轩仁:各种宗教及哲学,对于意识的描述,都有“灵魂”之说,比如道教的“元神”,佛教的“神识”等等,意识与灵魂是密不可分的,都是人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袁轩:物道理论认为:意识本身是生命体进化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客观现象,并能对客观事物产生主观反应,意识本源在于生命体,其物质基础(物性)在于脑组织,产生机理(道性)在于脑细胞的组合变异。
轩仁:生命体是否都有本能的表现?

袁轩:宇宙演化到一定阶段出现生命体,生命体为了获取生存条件必须显示其本能需求,譬如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食草动物以植物为生,食肉动物以肉类为生等,并且生命体都会对外界刺激表现出本能反应,如陆地植物总是朝着光照充足的一面生长,即向光性,植物的根总是顺着地心引力的方向生长,即向地性,部分动物听到异常声音或受到外来攻击会本能地躲闪,即躲避性等,本能表现是生命体所具有的共性。

轩仁:意识进化的过程是什么?
袁轩:生命体的本能需求及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又促进其进化,形成动物最初的网状神经系统,如腔肠动物等。随着进化,动物的神经细胞逐渐聚合,出现原始状态的脑细胞。脑细胞组合演化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变异,产生最初的潜意识状态,主要表现在对生存需求本能的强化及对外界刺激本能反应的强化。脑细胞的强化效应最终促使大脑产生质变,出现了低级意识,比如海洋的无脊椎动物及陆地的爬虫类动物;低级意识进化到一定阶段就产生了高级意识,代表动物是海洋的脊椎动物及两栖动物,陆地的哺乳动物;高级意识进一步发展就产生了智慧意识,智慧意识以人类为代表。

轩仁:是不是生物都具有意识现象?
袁轩:因为意识存在的基础是大脑,故植物没有意识,所谓的“类意识”行为,如:含羞草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会把叶片瞬间收拢,捕蝇草在昆虫进入异化的笼型叶片时会迅速盖上叶盖等,都是生命体的本能反应,不能称之为有意识。动物体不一定都有意识,具备脑组织的动物才会有意识现象,不具备脑组织的动物无意识现象,但有比植物更高级的神经反应。万事万物开端于物性与道性的客观存在,物道相和的自然法则促进生命体诞生,进而产生大脑与意识。意识产生后使生命体具备主观认识外界的能力。低级意识具备对生存环境的本能认识,高级意识具备适应环境的初步认识,智慧意识具备改造环境的智能认识。所以意识不仅仅存在于人脑,动物体的大脑也存在,只不过级别高低不一样。
轩仁:在物道理论中,意识属于道性还是道态?

袁轩:意识具有双重属性,从人的能动性来考量,意识属于道性,人类(物性)与意识(道性)的组合,就构成了人类活动,动物(物性)与意识(道性)的组合就构成了动物活动。从脑功能来考量,意识又属于大脑机能产生的一种智能状态,因此又归为道态。

轩仁:意识是主观现象,物质是客观现象,二者有本质的区别,意识创造物质该如何解释?

袁轩:准确的说意识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意识所反映的事物为主观现象,所谓主观,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感知外界后所得到的信息。因此意识只能感知客观存在,不能创造客观存在。但意识进化到智能状态后,就能认识到客观存在的道性,从而为“我”所用,一方面可以创造各种理论及思想等,也就是精神财富,另一方面能制造出各种物品,也就是物质财富,体现了智能意识的创造性及改造自然能力。
轩仁:物道理论如何解释人的灵魂?
袁轩:人体就象一个小宇宙,是由肉体(物性)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道性)高级组合的产物。物道相和就是生,并能使智慧生命体大脑产生复杂思维功能,主要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思想;物道分离就是亡,同时伴有思想消亡,但一个人的生命精神却能因为在世的思想及功德而世代相传。
“独立灵魂(意指人死后的灵魂独立活动)”是不符合物道理论的。因为“独立灵魂”即体现不出物性的客观存在,也体现不出道性的客观存在,只体现人们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想法。所以物道理论不承认“独立灵魂”及类似的“鬼神之说”。但依附于人体的灵魂是存在的,这灵魂更多体现在一个人的思想上,比如说老子是道家灵魂人物,主要是因为他思想给后人的影响力。那么人的思想来源于哪里?是人大脑组织(物性)与思维能力(道性)相结合的产物。所以灵魂是思想的内在表现,也就是人们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人生灵魂与肉体同在,人死灵魂与肉体同亡,但生命精神却能因为在世的思想及功德而长存于世。
轩仁:宇宙本源在于物性与道性的客观存在,生命体本源在于物性与道性的有机结合。在必须水和氧气条件下,有机物的“物性”与“道性”亲性结合就构成了生命体最初形态。生命体都要表现出其“本性”,如小草吸收土壤中的养分,羊吃草,狼吃羊,人的杂食性等,这种“本性”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那么本性的进一步发展是什么?
袁轩:动物不同于植物表现出的是“感性”,即感情及肉体方面的,如舐犊之情,雌雄交配等。人类不同于动物体表现的是“理性”与“悟性”。理性指人脑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进行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悟性就是对事物理解、分析、感悟的能力。“理性”“悟性”是智慧生命体赋予大脑的基本功能,也是“物性”与“道性”高级组合产生的一种智能状态。“理性”与“悟性”是常人都有的,其更高一级表现则是“觉性”。历史上真正觉者仅为少数人,如轩辕黄帝是华夏民族的觉者,老子为道学的觉者,爱因斯坦是科学的觉者,马克思是近代哲学的觉者等,他们伟大之处在于都尊重客观规律,并对某一方面真正觉悟,体现了生命精神的崇高境界,人生价值的真正意义。因此,物道理论的面世哲学是:崇尚生命精神,尊重自然规律,觉悟人生真谛。修心最高境界是“觉”,即本心的觉悟。

轩仁:老师,我归纳一下,生命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促使大脑的形成并产生意识,生命体的本性逐渐演化为感性、理性、悟性、觉性,关于“感、理、悟、觉”四性能否详细解读一下。

袁轩:感也就是感知,是生命体本能反应。理与道是密不可分的,相对于自然界,可以把道解释为客观规律,客观规律加上人的主观意识就变成了理,所谓“道理”,先有道的客观存在,后才有人的理(解),进而丰富了人的精神意识。大到科学理论,小到个人理念,无一不包含理的成分,理不会一下明了,需要人们对事物逐步认识的过程。对理的进一步认识就产生了悟,悟是人类思维能力进步的标志,使大脑的分析能力有了质的提高。当人对道的理解达到彻悟时,就进入觉的境界,觉为人类思维能力的最高级。理融入到人的主观意识常为情所依,情会影响人对道的理解,使理、悟、觉有了人情味,这是人的感性使然。也就是理、悟、觉最终脱离不了感性这一本能。
耶福:老师,物道理论是您个人的想法,我认为也是唯心的。
袁轩:如果从意识本源论来考量,不是这样的,因为在物道理论里意识不是构成世界本源的基本要素。物道理论是以物性、道性、客观存在为基础来解释万事万物,这就从理论上避开“唯”的主观性,使物道理论对事物的解读更侧重于客观性。如果从人的主观性来考量,则有唯心的一面,虽然我认为物道理论偏于客观性,但毕竟是我个人的世界观。其实人类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不可能摆脱其主观性和客观性,虽然是对立矛盾,但统一于辩证法,体现了哲学的内涵。

耶福:上帝创造世界是否也有客观性的一面?

袁轩:上帝本源论与唯物、唯道、物道论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人的大脑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在这里大脑都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是认识的结果有别。

耶福:物性、道性、意识、主观、客观是否具有统一性?
袁轩:物性、道性、意识在某种条件组合下具有相关性,比如动物的大脑组织(物性)、大脑功能(道性)及意识存在必然的联系,到了人类阶段,这种组合里就产生了主观意识,主观意识又是客观事物在人脑的主观反映,由此看来,物性、道性、意识、主观、客观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辩证统一关系,但这并不是普遍规律。

屈文:物道理论里物性定义是具有实体性并具有可见性(包括可检测性),物的显象被称为物态;与物性对应的是道性,道性具有虚化的规律性(不可见且不可检测),其所对应的隐象归为道态。我的问题是,用这理论如何解读人体的大脑?

袁轩:人的大脑组织归为物性,能看到的类核桃样的脑形态归为物态,大脑的机能归为道性,意识是大脑机能产生的一种智能状态则归为道态。在物道理论里意识只是物与道结合产生的结果,物性是实体的,意识是虚化的,二者属性虽有本质的不同,但存在必然的联系。
屈文:意识属于主观现象还是客观现象?

袁轩:如果用主客观来考量,物与道本身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意识是物道结合必然产生的结果,并且这个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意识本身也是客观现象,但意识所反映的事物则归为主观现象。在这里意识本身的客观性与意识所反映事物的主观性就即对立又辩证统一,对立在于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于意识。
屈文:如果一个准备信仰基督的人,在信了后感觉神是人臆想的主观现象,又不太相信了,并开始认识到物质存在的客观性,唯物观有可能是正确的,于是这个人的意识里就产生了矛盾。这种情况该如何解释?

袁轩:在这里物质与超自然神是对立的,客观与主观也是对立的,并且对立统一于这个人的意识,而意识又属于道态,道态的基础在于道性,道性与物性结合才能产生意识。
屈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袁轩:如果从唯物唯心角度来讲,物质与意识(精神)是对立的,如果从客观实际来讲,物质与意识是派生关系,但物必须与道结合才能产生意识,因此,物质与意识虽属性不同,但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屈文:人大脑所想的属于主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属于客观,主客观本属于对立矛盾的,是否有统一的关系?

袁轩:如果从广义的人与自然角度来讲,人所想的属于主观,但所想的与自然界客观存在相符合,这时主观与客观是相统一的。如果所想的与客观存在不符合,比如迷信的鬼神之说及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梦境等,这时主观与客观是对立的。如果从狭义的个人角度来讲,主观与客观即对立又统一,对立在于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性,统一在于都属于人意识里反映的现象。故主观与客观虽属性各异,同样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屈文:物性、道性、意识、主观、客观在一定条件下是否也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袁轩:譬如,从生命的进化史来讲,低级动物神经细胞聚合成脑细胞(物性),并与大脑机能(道性)结合后为意识出现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直至最终发展为脑组织并产生意识现象,随着生命体进化到人类阶段,意识就有了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这种认识最初只是对客观事物的表象辨识,后来发展到对客观事物内在本质理解,在认识过程中人类不可避免的产生认识偏差,譬如神创造万物论等的主观现象,在这里物性、道性、意识、主观及客观则统一于生命进化史。

 袁轩:我主讲的课程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大家这半年来对我的支持。下周我需要到新郑拜访我老师,之后每周末得陪他老人家周游全国,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随我一起去。 

注:本文来源于轩祖学派袁轩老师创立的《医道医德》,转载请注明出处。详见网址:

http://www.zytnw.com/index.php/cn/Honor/index/tid/11.html

返回顶部

地址:沈阳和平区文化路39号南湖科技大厦309   电话:18840052749   传真:暂无    版权所有:辽宁省共合文化发展研究有限公司
ICP备案编号:辽ICP备15008836号-1